夜坐寄怀三弟

亦无愁可说,庭院坐微阴。

孤露怜渠幼,三年独此心。

渐成生世感,悔涉江湖深。

同是离群泪,哀鸿有断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夜坐寄怀三弟》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明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首联“亦无愁可说,庭院坐微阴”,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独自坐在庭院中,周围笼罩着淡淡的阴云,内心似乎也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表的愁绪之中。这一句通过环境描写巧妙地映射了诗人的情绪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颔联“孤露怜渠幼,三年独此心”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诗人以“孤露”自比,表达了自己如同遗世独立的孤独感,同时又对年幼的弟弟充满了怜悯之情。这句中的“三年”不仅指时间的跨度,也暗示了诗人与弟弟分别已有三年之久,这种长时间的分离让诗人的心更加孤独和沉重。

颈联“渐成生世感,悔涉江湖深”则展示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反思。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开始对生命的意义、人生的道路产生疑问和感慨,甚至对自己曾经涉足的江湖(可能象征复杂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环境)感到后悔。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自我成长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行为的反省。

尾联“同是离群泪,哀鸿有断音”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上升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诗人将自己与远方的弟弟以及那些在社会中孤独挣扎的人们联系起来,共同面对生活的苦难和分离的痛苦。这里的“哀鸿”比喻那些在社会底层挣扎、饱受苦难的人们,他们的声音虽然断断续续,却同样承载着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这一联不仅加深了对个体情感的共鸣,也扩展了诗歌的主题,使之具有了更深远的社会意义。

整体而言,《夜坐寄怀三弟》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孤独、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的佳作。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黄孟乐袁叔瑜下第南归

窅然广莫费搜寻,不信虞渊返景深。

役役终知孤愤在,星星同惜二毛侵。

养生豹毅无兼术,历劫虫沙有道心。

莫漫江湖悲瓠落,此身原是不祥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曾重伯

世上悠悠竞儒墨,可怜于子惜飞腾。

谁吹落絮漫天际,看转风轮在下层。

花落花开春似梦,人歌人哭帝何能。

钧天醉后无从问,坐息南溟待大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赠严铁吾水部

小辩斤斤出尘垢,羞从人海證悲欢。

承竿直可忘蜩翼,隐几何妨作鼠肝。

人去虚帏通万籁,花深明月动微澜。

观生我更支离甚,自把新篁作笋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友南归

市声忽触微茫感,带雨飘灯共此心。

笑我忘形托人海,送君连日坐春阴。

眼中历历昏鸦满,世外冥冥落照深。

便拟遥情托毫素,微尘无地著沉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