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啸台》,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诗中描绘了站在高台上远眺百里的壮丽景象,以及在海风中长啸时的内心情感。
“高台见百里,长啸海风生。” 开篇即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豪迈的情怀。站在高高的台地上,可以望见广阔的百里景色,而随着一声长啸,海风仿佛也应声而起,增添了诗境的动态感与气势。
“为问尘埃耳,能闻鸾鹤声。” 后两句则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人以“尘埃耳”自喻,表示自己如同尘世中的微小存在,却能倾听到来自更高层次的“鸾鹤声”。鸾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象征着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里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内心向往着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它既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我与宇宙关系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