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形式: 词牌: 思远人

翻译

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
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

注释

红叶:枫叶。
黄花:菊花。
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客。
就砚旋研墨:眼泪滴到砚中,就用它来研墨。
别来:别后。
红笺:女子写情书的信纸,是红色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思远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词人对远方行人的深深思念之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以红叶与黄花象征着深秋的凄凉,晚字则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千里念行客"直接表达了词人对远在他乡亲人的牵挂。

接下来的"飞云过尽,归鸿无信",通过飞逝的白云和无踪的归雁,暗示了音信难通的无奈,流露出词人期待书信传递思念的急切心情。"何处寄书得"更是直接表达了这种无法传达心声的苦闷。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词人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泪水滴落砚台,他借着悲痛研磨墨汁,准备书写心中的情感。"渐写到别来",表明词人正在细致地追忆离别以来的点点滴滴,而"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则是极致的表达,泪水浸湿的红笺仿佛失去了颜色,象征着词人内心深处的愁苦和思念已经超越了文字本身,达到了一种无声的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远方行人的深深思念和难以言表的痛苦,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春残雨过,绿暗东池道。玉艳藏羞媚赪笑。

记当时、已恨飞镜欢疏,那至此,仍苦题花信少。

连环情未已,物是人非,月下疏梅似伊好。

澹秀色,黯寒香,粲若春容,何心愿、闲花凡草。

但莫使、情随岁华迁,便杳隔秦源,也须能到。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点绛唇(其五)

湖上西风,露花啼处秋香老。

谢家春草,唱得清商好。笑倚兰舟,转尽新声了。

烟波渺,暮云稀少,一点凉蟾小。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二)

明日征鞭,又将南陌垂杨折。

自怜轻别,拚得音尘绝。杏子枝边,倚处阑干月。

依前缺,去年时节,旧事无人说。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四)

妆席相逢,旋匀红泪歌金缕。

意中曾许,欲共吹花去。长爱荷香,柳色殷桥路。

留人住,淡烟微雨,好个双栖处。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