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其二)

江西文派有新图。诗律嗣东湖。

十首齐安书事,君王曾问相如。

牙签翻架,银钩落纸,美玉明珠。

见说诏岁金匮,后来天下浑无。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翻译

江西文派展现新风貌,遵循东湖诗律的传承。
十首关于齐安的叙事诗,曾被君王询问过相如的才情。
珍贵的书籍插着象牙签,银色的笔触落在纸上,如同美玉明珠。
听说那些诏书藏于金匮之中,自那以后,世间再无此类珍品流传。

注释

江西文派:指江西地区的文学流派。
新图:新的风格或面貌。
诗律:诗歌的格律规则。
嗣:继承。
东湖:可能指代某个著名的诗人或诗学传统。
齐安:古代地名,今湖北黄州。
书事:记录事件或故事。
君王:古代最高统治者。
相如: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以其才华著称。
牙签:古时书卷的标签,用象牙制作。
银钩:银制的书写工具。
美玉明珠:比喻珍贵的文字或文献。
诏岁:皇帝的诏书或命令。
金匮:古代藏书的金质柜子,象征珍贵。
浑无:完全消失,不存在。

鉴赏

这首《朝中措·其二》是宋代文学家洪适的作品,属于江西文派,风格清新,语言工致。诗中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新颖追求和对前人成就的敬仰。"诗律嗣东湖"一句,表明诗人继承了东湖诗派的严谨诗律传统。接下来的"十首齐安书事,君王曾问相如",通过提及齐安(今湖北黄州)的诗篇,暗示了作品的地域特色和皇上的关注,将个人创作与历史背景相结合。

"牙签翻架,银钩落纸,美玉明珠",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专注与才华,以及作品的珍贵品质,如同牙签排列整齐的书籍架、银色的笔触落在纸上,犹如美玉和明珠般璀璨夺目。

最后两句"见说诏岁金匮,后来天下浑无",表达了对前人诗作的高度评价,认为那些被皇帝珍藏在金匮中的诗篇,其后世几乎无人能及,流露出对经典的崇敬和对自己能否达到同样高度的谦逊。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诗论诗,既展现了洪适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宋代文坛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朝中措(其六)黄帅宪侍儿倩奴

嘉禾一别十经春。清泖记垂纶。

今日天涯沦落,跫然一见佳人。

酒浮重碧,声低云叶,香趁霞裙。

准拟魁星归去,它时相会金门。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朝中措(其五)苏少莲母生日

西昆当日下云骈。采藻奉苏仙。

玉节荣看棠棣,斑衣笑俯芝兰。

寿觞争举,歌萦蛾绿,香袅龙涎。

须与寄声鸾鹤,飞来岁岁年年。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满江红(其四)黄堂席上答太守

燕寝香凝,官事了、诗情充溢。

归后院、花容争媚,柳眉添碧。

老子胡床常自叹,轻裾长袖从何觅。

探城楼、此际夜如何,更筹一。人已老,春将毕。

临曲水,才旬日。快朝来雨过,鱼儿争出。

淡酒一杯空酩酊,黄堂千骑真安逸。

问朱轓、何日到丘园,联綦迹。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

春色匆匆,三分过、二分光景。

吾老矣,坡轮西下,可堪弄影。

曲水流觞时节好,茂林修竹池台永。

望前村、绿柳荫茅檐,云封岭。蜂蝶闹,烟花整。

百年梦,如俄顷。这回头陈迹,漫劳深省。

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

尽三觥、歌罢酒来时,风吹醒。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