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
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景图。"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两句,设定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一条温暖的江流在水坝旁缓缓流过,而茅草覆盖的小屋和石头构成的篱笆位于西边。这里的景色平淡而安详,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可能是一位隐居者,将自己的船只移动到一座古庙附近,那里有清澈的溪水,可以用来浸洗药材。这里蕴含着一种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与世隔绝、寄情于景的诗人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追求。此外,诗中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设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
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