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至日

去岁山川缙云岭,今年雨雪白登台。

可怜日至长为客,何意天涯数举杯。

城晚角声通雁塞,关寒马色上龙堆。

故园望断江村里,愁说梅花细细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我去年就登临了缙云山,今年又置身于这风雪弥漫的白登山。
可怜我在冬至还在他乡为客,何曾想到会在此天涯举杯消愁。
傍晚边城响起的号角声直通雁门关,关外积雪呈现出斑驳之色,延伸到白龙堆沙漠。
遥想家乡在远方的江村之中,却又怕说起此时梅花已经盛开了。

注释

云中:古郡名,今山西大同市。
至日:冬至节。
缙云岭:又名仙都山,在今浙江缙云县境。
白登台:即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汉高祖被匈奴围困处。
日至:日南至,即冬至。
何意:何曾想到。
灭涯:远方。
数:屡次。
角:军中吹的号角。
雁塞:即雁门塞,又名雁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
关: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北部,为长城要塞之一。
马色:这里疑指地有积雪,现出斑驳之色。
龙堆:亦称白龙堆,在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古代为西域交通要道。
愁说:指怕提起故乡风物。
细细开:形容花枝繁盛,花时长久。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彝尊的《云中至日》,描绘了诗人从缙云岭到白登台的旅程,以及在异乡过年的感受。首联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山川雨雪,展现了时空的流转和个人的漂泊。颔联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为客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以“何意”一词流露出意外之情,暗示了对团聚的渴望。

颈联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景象,通过城晚的号角声和关外的寒冷,烘托出诗人身处的艰苦环境,以及对远方边塞的遥想。尾联以“故园望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而“愁说梅花细细开”则借梅花的绽放,寓言了家乡的美好与自己无法亲见的遗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云中过年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清人朱彝尊的羁旅之愁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度大庾岭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哭王处士翃(其六)

相送悲长别,还家惨独行。

流连简书札,次第念交情。

自有箧中作,何难身后名。

泉台应快意,未必似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晓入郡城

轻舟乘间入,击缆坏篱根。

古道横边马,孤城闭水门。

星含兵气动,月傍晓烟昏。

辛苦乡关路,重来断客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晚次崞县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

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

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