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归别业

郊园草已遍,杂卉驻余春。

游丝牵木杪,孤莺鸣水滨。

羁人怀旧居,日夕自伤神。

遥遥千里途,岂复念苦辛。

欣然入场圃,儿女各来亲。

当轩释负檐,拂去衣上尘。

老夫行役久,归来志复伸。

陶潜爱清风,张生思故莼。

援笔为此诗,示我邻里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袁凯的《京师归别业》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繁华的京师,回归田园的情景。首句“郊园草已遍,杂卉驻余春”展现了春天将尽,郊外园子里草木茂盛,各种花卉依然留住春天的气息。接下来,“游丝牵木杪,孤莺鸣水滨”通过游丝轻绕树梢和孤独的黄莺在水边啼叫,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诗人身处异乡,内心充满对故乡旧居的怀念,“羁人怀旧居,日夕自伤神”,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自我感伤。然而,他并未完全沉浸在哀愁中,反而在与家人团聚的欢乐中找到了慰藉,“遥遥千里途,岂复念苦辛”,表明他对未来的回归充满期待,不再过多纠结于旅途的艰辛。

“欣然入场圃,儿女各来亲”描绘了诗人回到田园,孩子们亲近他的场景,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在户外,他卸下旅途的疲惫,“当轩释负檐,拂去衣上尘”,感受到家的舒适和宁静。最后,诗人以陶渊明和张翰的典故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淳朴生活的向往,“陶潜爱清风,张生思故莼”,并借此诗告知邻里,他回归的决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回归的喜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家庭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83)

袁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 字:景文
  • 号:海叟
  • 籍贯: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
  • 生卒年:1370

相关古诗词

新得溪上茅屋

食肉贱糠核,饥人安敢辞。

狐貉轻短褐,寒士为固奇。

自予遭世故,举室尽流离。

东临沧海岸,北度三江湄。

蛟螭时作横,鲸鼍屡见欺。

展转及衰暮,始见此门楣。

徒壁类司马,上漏似原思。

既无陈平席,岂有董生帷。

覆篑或成墙,编苇聊当篱。

迢迢白沙冈,当户势逶迤。

遥遥秋浦波,临轩散涟漪。

翻蜚野鸟群,参差灌木枝。

赋此平生意,庶为百世规。

湫隘诚可哂,欣幸方在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新治圃成

隙壤所自治,剪刜去茏茸。

幸无棼秽杂,况此清泉涌。

灌滋竟朝夕,勾萌各森耸。

青蒲已弥泽,黄瓜方卧陇。

春菁向堪把,秋梨日应重。

自余通宦籍,职事劳纷冗。

禄食虽云美,私心恒自恐。

归来得萧茅,采撷聊自奉。

且遂丘园乐,永谢承明宠。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出西郊

谷阳门西路,瀄汩澍清川。

舟舻相萦带,蒲荷亦芊绵。

依依望江渚,漠漠盻湖田。

湖田今有秋,老稚饭红莲。

此实父母邦,乱离乃弃捐。

垂老幸得归,不识陌与阡。

卜筑愿兹始,逍遥终百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复出西郊

步出城西门,春岸多流水。

戺戺沙雁去,茷茷江云起。

居民亦何事,南亩将耘耔。

提携汀沙际,吴语烟雾里。

自予离兵燹,廿载劳转徙。

归来展游眺,泫然怀我里。

余年幸有待,萑菅终可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