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风入松》,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袁克文所作。袁克文以词闻名,此诗体现了他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风格。首句“疏疏隔水奏笙簧”,描绘了一幅水边笙歌悠扬的画面,隔着稀疏的水面,音乐声显得格外清晰。接着,“历乱幽肠”四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前句的乐声形成对比。
“浅烟深霭迷离处,尖尖独耸寒冈”描绘了朦胧的山景,烟雾缭绕中,一座孤独的山峰挺立,增添了诗境的寂寥与深远。接下来,“惟抱一生孤直,却盘百尺青苍”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格特质,即使身处困境,也保持着孤高的节操和青松般的挺拔。
“梳风幕翠夜深凉,天矫淩霜”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风的轻拂,以及诗人如苍松般傲然面对霜寒的姿态。最后两句“鳞条爪叶云涛起,凭看蛟舞龙翔”运用象征手法,将松树的枝叶比喻为蛟龙腾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壮志豪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孤寂的自我抒发,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坚韧的品格。袁克文的词才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