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杂诗(其七)》由明代诗人胡俨所作,通过对屈原《远游》的引用,展开了一幅深邃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首句“屈子赋远游,一气中夜存”,借屈原的《远游》之名,暗示了诗中人物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接下来的“柱史妙观复,万物徒芸芸”两句,通过对比柱史(可能指古代官职)的高妙见解与世间万物的平凡,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澹泊宁心志,嗜欲憯棘矜”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与物质欲望的态度,强调了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生活哲学。接着,“端居达遵养,自得多所欣”表明了诗人通过自我修养达到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这种生活态度使得他能够从日常琐事中找到乐趣。
“萋萋碧阶草,霭霭青空云”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与前文的哲理思考相呼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最后,“吁嗟燕雀侣,何如鸾鹤群”以燕雀与鸾鹤的对比,表达了对高尚情操和卓越成就的向往,以及对平凡生活中的庸碌无为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