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坡李白辩(其二)

口颊劳劳枉乱真,谪仙曾道不从璘。

仙才侠格知何系,空有诗流浪漫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苏轼与李白,探讨了文人的才华与命运之间的关系。诗人林俊以“读东坡李白辩(其二)”为题,深入剖析了两位文学巨匠的不同境遇。

首句“口颊劳劳枉乱真”,表达了对文人因言获罪的无奈与悲哀。这里的“劳劳”形容劳苦,“枉乱真”则指言论被误解或曲解,导致无辜受罚。苏轼和李白都因言辞而遭遇贬谪,这句诗是对这种现象的深刻反思。

次句“谪仙曾道不从璘”,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谪仙人”,并提到李白曾说过的“不从璘”的话,暗示李白在面对权贵时的独立人格和不屈精神。这里“璘”可能是指具体的人名或象征性的权力人物,李白的话表明他不愿随波逐流,坚持自我。

接着,“仙才侠格知何系”,进一步探讨了李白的超凡才华与侠士风骨。这里的“仙才”指的是李白的非凡才华,“侠格”则是指他的豪迈性格和正义感。然而,这样的才情与性格似乎无法为他赢得世间的安定与自由,表达了对李白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最后,“空有诗流浪漫人”总结了李白的形象——一个在诗歌世界里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浪漫主义者。这句话既是对李白个人特质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束缚与不公的批判。诗人在肯定李白的才华与个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文人命运多舛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轼与李白的对比,以及对李白个人命运的探讨,展现了对文人独立精神与命运困境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文学与社会关系的独特思考。

收录诗词(417)

林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扇次兑斋

新箨剥鳞参玉笋,小糟分蚁过茅柴。

溪桥隔断非人世,犹有山翁拄杖来。

形式: 七言绝句

口占寄王金溪

没膝泥平属漏天,尚难一刺直公前。

几惊离合关情地,又是东华送别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九峰扇次李文正公韵

荔带荷裳小箨冠,玉楼时耸两峰寒。

白沙瘦竹移情在,一曲将归石上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有所思口占寄杨月湖(其一)

入定僧高元犯俗,出门人老未归山。

碧天抱膝空庭坐,羞见冥鸿海上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