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宁不死,嗟尔没边州。
野水辽天远,寒山海树秋。
芳城书店悄,残日穗帷幽。
惆怅吞声别,谁堪久泪流。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峄阳古桐琼树枝,吴丝作弦云锦衣。
黄家旧物紫阳篆,彪炳文章光陆离。
乱离何事翻相失,龙池凤沼无春色。
沦落天涯几百秋,岂意人间今复得。
琴囊虽好人更清,相逢脱赠应有情。
君看昔日延陵对,好是悠悠身后名。
君不闻丰山钟古铜,裂缺追蠡虫。
霜华满天激清响,夜夜龙鸣西顶中。
君不见丰城匣中三尺水,凛凛神光射眸子。
蜿蜒已没秋海空,落落寒星气犹紫,烈士英灵亦如此。
黄金散尽游下邳,四海萧条人竟欺。
男儿岂负报国愤,此心感激谁能知。
悲歌击筑来燕市,易水秦原几千里。
鼓刀屠肆心可凭,慷慨夷门为谁死。
青袍买酒上林春,衣上徒香京洛尘。
五侯宾从少知己,羽林年少轻才人。
山中布衣取卿相,太后穰侯不相让。
入门长揖隆准公,致身歘在青云上。
狐裘柘弓那可期,长楸走马行射麋。
何须白发鲁中叟,转数黄须塞上儿。
以兹却羡归来好,驱车便发青门道。
青门柳枝三月春,飞絮愁人不肯扫。
石门山水青如苔,与君闲来日几回。
宁无禄米二千石,莫弃黄垆三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