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

石洞蔼晴晖,高台碧翠微。

松萝常向榻,花藓细沾衣。

不厌谈经久,深惭访旧稀。

长歌动林麓,山鸟傍人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山中景象。首句“石洞蔼晴晖”以“蔼”字生动地展现了阳光透过石洞洒下的温暖与柔和,为整个画面铺垫了明亮而温馨的基调。接着,“高台碧翠微”则通过“碧翠微”三字,巧妙地勾勒出高台上草木葱郁、生机勃勃的景象,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盎然的绿意。

“松萝常向榻,花藓细沾衣”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之感。松树与青萝相伴,花与苔藓轻轻触碰衣物,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细腻与美丽,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和深厚情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不厌谈经久,深惭访旧稀”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和对老友的怀念。在山中长久地谈论经书,虽乐此不疲,却因时间流逝而感到对老朋友的探访日渐稀少,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长歌动林麓,山鸟傍人飞”以动态的画面收尾,长歌激荡在山林间,山鸟似乎也被歌声所吸引,围绕着人飞翔。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的韵律美,也寓意着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和谐共鸣,以及心灵的自由与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知识、友情和内心平静的深切追求。

收录诗词(66)

郑廷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调仪制郎,升吏科给事中,晋工科左给事,擢江西提学,迁江西参政。以母老乞归,筑室石湖,著书自娱,累荐不起。祀乡贤。著有《藿脍集》、《兰省集》、《掖垣集》、《学台集》、《石湖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等有传。诗,以明陈是集编《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海南丛书》第六册所收之《石湖遗集》。集外诗附于后

  • 字:元侍
  • 号:一鹏
  • 籍贯:琼山

相关古诗词

独对亭

彩亭遥积翠,清景向人开。

奇石阶前出,飞泉树杪来。

剧谈挹五老,高调咏孤台。

独在山桥晚,春风到草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钓台亭

浅涧漾清波,晨光侵绿萝。

石鸣鱼自跃,山静鸟还过。

不用投竿起,相寻乐趣多。

临流吾亦羡,得意写高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六合亭

飞步回流顶,青窗彻上空。

烟花亭榭外,海树酒卮中。

徙倚群芳异,回环四望同。

悠然心赏处,天路更何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雁塔三元峰

孤峰浮水外,对面送青来。

石色蒸霞出,湖光映日开。

人当韦肇榜,名寄粤王台。

危亭碑尚在,历历见群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