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

处处丛林似力成,天然飞寺依云屏。

曾闻猿化留题壁,知有龙来听讲经。

一水静涵僧眼碧,数峰高耸佛头青。

顾余自是耽幽者,对景长吟酒半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寺庙景象,充满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之美。首联“处处丛林似力成,天然飞寺依云屏”以“丛林”和“飞寺”为切入点,展现了山林中寺庙的自然融入之态,仿佛是大自然本身的一部分,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接着,“曾闻猿化留题壁,知有龙来听讲经”两句,通过传说中的猿猴和龙,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悠久和宗教活动的庄重。

“一水静涵僧眼碧,数峰高耸佛头青”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一汪清澈的水流映照着僧人的双眼,显得格外宁静深邃;而远处的山峰则在蓝天的映衬下,呈现出一片翠绿,仿佛是佛祖的头颅,高耸入云。这种自然与宗教元素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接近神圣的氛围。

最后,“顾余自是耽幽者,对景长吟酒半醒”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这种幽静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在欣赏美景时的醉意与沉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寺庙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

黄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宣宗宣德元年(一四二六)举人,官广西梧州知府。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一

  • 籍贯:番禺

相关古诗词

花林院

前朝建立梵王宫,清胜幽深一径通。

栖老松巢看院鹤,吸乾砚水听经龙。

不尘僧榻月常照,无锁禅关云自封。

澹墨数行留壁上,他年可有碧纱笼。

形式: 七言律诗

秋风三叠辞(其一)

秋风飒飒兮天宇清,草木摇落兮雁南征。

驾言登高而望远兮,履石峦之峥嵘。

山硱磳以蔽日兮,下幽晦而不明。

猿啾啾兮雨冥冥,鸾高翔兮凤无朋。

四顾寂寥兮空怵惕而震惊,邅余道兮返余旌。

乘浮云兮归故城,惠思君兮使我心怦。

形式:

秋风三叠辞(其二)

秋风瑟瑟兮落叶飘,溪谷瀰漫兮水惊涛。

棹兰舟以径渡兮,渊潜龙而腾蛟。

兰蕙变以不香兮,江蓠化而为茅。

顾金天之肃杀兮,忽坎壈以郁陶。

诗戒素餐兮,厥咎焉逃。

惧众口之铄金兮,愿处靓而守高。

鸿鹄既举兮,孰与游遨。

仰明月而独坐兮,聊徜徉以逍遥。

惠思君兮,使我心劳。

形式:

秋风三叠辞(其三)

秋风萧萧兮云飞扬,白露既降兮百草萎而不芳。

慨秋菊之丛生兮,纷䭲馜以凝霜。

恐薋菉之杂揉兮,独远结乎修篁。

展长席兮坐其旁,凉霏霏兮袭余裳。

信修姱以练要兮,孰云察其中藏。

望白云而思亲兮,潸余涕之浪浪。

欲乘风以长往兮,川河广而无梁。

惠思君兮,使我心伤。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