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兰古春在京重见

胜刹住吴淞,名缁亦景从。

怪来成罢讲,偶地得相逢。

白发多时镜,青山几处钟。

如今不用别,老去托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京重逢老友兰古春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胜刹住吴淞,名缁亦景从。”以“胜刹”点出重逢之地为名刹,而“名缁”则暗示了兰古春的身份,即僧人。这一句通过地点和人物身份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颔联“怪来成罢讲,偶地得相逢。”表达了意外相遇的惊喜之情。“罢讲”意味着兰古春可能曾在此地讲经,而“偶地得相逢”则强调了这次重逢的偶然性和珍贵性。

颈联“白发多时镜,青山几处钟。”通过“白发”和“青山”的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同时,“几处钟”也暗示了寺庙生活的节奏,与上文的“胜刹”相呼应。

尾联“如今不用别,老去托芙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老去”之际,诗人希望与朋友一同度过余生,如同“芙蓉”般美好和谐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重逢老友的喜悦、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76)

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 字:麟洲
  • 号:止庵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送止无传住车溪东塔

车溪古法席,子可继先贤。

薜荔林间锡,芙蓉浦口船。

鸟声青嶂里,灯影白头前。

我有乞归日,于斯尽暮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一源藏主行脚

之子事行脚,正当年少时。

汲瓶寻活水,挂锡选高枝。

山向多边看,云从几处期。

西湖柳花里,欲别更迟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沈景玉

水接僧居近,林开市路通。

绿云生宿雨,黄鸟出晴风。

世事书声外,交情道味中。

高踪沈东老,能与一樽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林泉归隐图

居山岂为山,只爱此中闲。

野菜何消种,柴门不要关。

饭余听涧落,经罢看云还。

恐有寒山句,多题藓石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