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上制剑

考工桃氏职为剑,万用高曾守不变。

遗制空存遗器亡,坐规成法目如眩。

一锄斸出苔花班,隔三千年与相见。

把剑按记穷心思,名义程法两得之。

茎颈后喉按剑首,腊形象鬣杀旁披。

承身隆起即为腊,黄钟之数繇此推。

以腊校茎茎长倍,双后匝轮中茎施。

身五茎长无参差,合之古制称上制,易田说剑真我师。

吁嗟嚱!嬴颠刘蹶今何有,一剑完好落吾手。

嗜古性成少不廉,比是贫家矜敝帚。

目穷之罘探鸟虫,手攀岣嵝拓蝌蚪。

得此差足证遗经,校勘分寸陈编守。

祇恐四海望澄清,会当一麾出神武。

君不见,三尺龙化翔神霄,云雨须臾周坰郊,安用累黍徒锼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于云赞的《周上制剑》描绘了一把古代工艺精湛的剑,其制作工艺遵循着古老的传承,历经三千年得以重见。诗中通过细致的描述,展现了剑的构造细节,如剑柄、剑身的比例、装饰纹饰等,都严格按照古制进行,体现了匠人对传统的尊重和技艺的执着。

诗人感慨历史变迁,秦始皇与汉室兴衰已成过往,而手中这把完好的剑却见证了历史,成为他研究古籍、探寻知识的工具。他自比为贫穷人家珍视破旧扫帚,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谦逊态度。他还提到在探索古迹中寻找线索,以验证古籍记载,严谨地校对古书。

最后,诗人以龙化为剑的神话象征,表达出对剑的崇高敬意,认为它具有超越世俗的力量,暗示自己期待有朝一日能凭借此剑,为天下带来清明。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敬畏和对自己使命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文化担当。

收录诗词(6)

于云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狮子岩示徐生

谁倩倪迂洒画毫,狮林累累出平皋。

行滕孤往吾犹健,绝巘同登子可豪。

远听秋声动寥廓,俯临云气匝周遭。

雷峰西下山千万,一障东蟠此最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钓鱼咏

钓鱼有大欲,所贵在钩曲。

钓鱼不谋食,所患在钩直。

曲钩钓鱼鱼满筐,直钩钓鱼鱼远扬。

人钩如彼我如此,宁怪得失不相似,何如去作沧海游,世间应有任公子。

形式: 古风

团扇吟(其一)

人事有离合,明月时亏盈。

裁纨制团扇,昭此中心诚。

纨素岂不洁,爱恶殊其情。

团扇岂不嘉,循环葆其贞。

招招弄玉手,习习凉风生。

因风托方便,愿入君怀清。

君怀无由开,妾恩将焉呈。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团扇吟(其二)

团扇如玉玦,宛转无端倪。

物贵妙于用,曰人固其宜。

用行而舍藏,此理我则思。

嗟哉班婕妤,弃捐亦何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