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题陈蛰庵三一一三图

所谓伊人,玉貌颀然,碧瞳紫髯。

羡荷裳蕙带,五陵公子,黄冠葛屦,丈室瞿昙。

鹤立仙姿,虎头妙笔,颊上添毫一二三。

参同契,任洪崖把臂,弥勒同龛。飘萧素发鬖鬖。

似柱下犹龙问老聃。

向世出世闲,先窥太极,用无用处,椎破连环。

形影交忘,画图三昩,白板枯禅不待参。

从君老,愿担簦五岳,结制精蓝。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女子,容貌如玉,眼眸碧绿,胡须紫色,其服饰雅致,或为贵族公子之装束,或为隐士之打扮。诗中以鹤立比喻其仙姿,以虎头形容其妙笔生花,更以颊上添毫一二三,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诗人通过“参同契”、“洪崖把臂”、“弥勒同龛”等典故,展现了人物的超凡脱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接着,诗人以“飘萧素发鬖鬖”描绘其头发随风飘扬的景象,仿佛是老子柱下的龙在询问道家哲学。这一段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在形象,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世出世闲”的概念,即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寻找平衡,先窥太极,即理解宇宙的根本规律,而后运用无用之处,即在看似无用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如同打破连环,揭示事物的本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敬仰之情,希望跟随他游历五岳,共同修行,结伴于精美的佛寺之中。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人物的独特魅力和精神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智慧的追求。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题王婿五文小像

楚楚五郎,有美清扬,杂佩琼瑛。

羡白玉床边,右军坦腹,乌衣巷口,小女提罂。

二十年来,居诸荏苒,惊见儿曹项领成。

还听得,惹旁人争说,玉润冰清。更怜磊落英英。

似遏末封胡旧有名。

喜蜡屐重来,同探禹穴,貂裘垂敝,且住吴城。

伏枥悲歌,题桥壮志,千里骅骝待一鸣。

吾衰矣,赖门楣有客,归老柴荆。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汉宫春.哭方尔止

吾友方干,果贫如赵壹,赋类相如。

平生傲睨成癖,偏爱狂奴。

卢龙塞上,践冰霜、曾策疲驴。

堪下酒,泺河鲜鲫,君言胜四腮鲈。

犹记长干握手,贺更生再世,清泪沾裾。

何图此别千载,邻笛愁馀。

传经有女,问何如、六尺遗孤。

肠断处,重开巾笥,未裁刘秣陵书。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满江红三首(其一)

木末亭边,听山鬼、啾啾宵哭。

阳九厄、衣冠道尽,伤哉臣仆!

七国肯因晃错解,先生祸比温舒酷。

讶当年、碧血溅蘼芜,今无绿。

鱼服泣,君主逐,瓜蔓杀,门生族。

叹诗书种绝,何人能续?

简牍空馀南史恨,松杉已见长陵秃。

酹荒祠、灯火尚青荧,金瓯覆。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三首(其二)

谁赋芜城,到今日、堪悲鲍照。

凋瘵后、急须和扁,刀圭立效。

禦马善称东野毕,投巫人羡西门豹。

有淮南、父老诧河清,如公笑。

书下考,仍长啸,辞五斗,从吾好。

忽九宵丹凤,衔来温诏。

旷曲河阳容借冠,提封古驿原名邵。

问悬鱼、挂壁尚依然,庖丁道。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