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

红闺沃冶颜,与春相骀荡。

山林多奇采,明朝船好放。

三伏无盛妆,香巾拭玉面。

乘凉见明月,似郎合欢扇。

清露凝如玉,明月皎如烛。

何处来妙香,吴姬解袿襡。

暖屋红地垆,四角辟邪香。

纤手不知冷,剪綵斗新妆。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子夜四时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风情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夏日的种种活动和情感体验。

首句“红闺沃冶颜,与春相骀荡”,以“红闺”点明女子所居环境的华美,与“春”字相呼应,暗示了季节的温暖与生机。女子的容颜如同春天般娇艳动人,与自然界的美好和谐共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山林多奇采,明朝船好放”两句,转而描绘了女子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山林中的奇花异草,激发了她探索自然、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而“明朝船好放”则预示着她将乘船出游,去追寻心中的那份宁静与自由。

“三伏无盛妆,香巾拭玉面”描绘了女子在酷热夏日里的清爽装扮,她不需浓妆艳抹,仅以香巾轻轻擦拭,便能保持肌肤的清新与光泽。这不仅体现了女子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她对简约生活的追求。

“乘凉见明月,似郎合欢扇”一句,将女子与月亮的相遇比作与心爱之人共享的甜蜜时刻,月亮如同合欢扇,为她带来清凉与愉悦。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既表达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流露出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

“清露凝如玉,明月皎如烛”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清露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明月则如同蜡烛般明亮照人,营造出一种既清雅又温馨的氛围。

“何处来妙香,吴姬解袿襡”则引入了一丝神秘与浪漫。妙香从何而来?是吴地女子带来的独特香气,还是某种难以言喻的美好情感?这一问,增添了诗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若有若无的香气,以及背后蕴含的故事。

最后,“暖屋红地垆,四角辟邪香”描绘了室内温馨舒适的场景。暖屋中铺着红色的地炉,四周弥漫着辟邪香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祥和的气氛。女子在这里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无论是物质上的舒适,还是精神上的满足,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纤手不知冷,剪綵斗新妆”则以女子的手工活动收尾,她用纤细的手指剪裁彩色的布料,为自己或他人制作新装。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女子的巧手与创造力,也象征着她在生活中不断追求美与个性化的态度。

整体而言,《子夜四时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夏日里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切感受与美好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4)

冯鼎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估客乐

估客乐复乐,昔游梅根渚。

阻潮相对饮,饮酒复几许。

官今往扬州,数作五城游。

输石为篙足,篙榜荡龙舟。

龙舟何环环,帆樯百丈出。

帆裁红越布,绿綵为帆繂。

江风何曜曜,风吹棹船郎。

衫子郁林布,裤子作淡黄。

黄裤戏江中,泪向樊邓落。

官为感忆声,敕歌估客乐。

形式: 乐府曲辞

秋闺怨

嫖姚征冀北,六郡尽从军。

一夜秋风至,千家砧杵闻。

凝妆愁皓月,寒露湿红裙。

惟见辽城雁,翩翩入断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定交词

男儿不自支,落叶随风吹。

世多离心人,摧折相追驰。

结交欢笑深,久复当知之。

男儿中断绝,夜叹声难辍。

安能长随人,束躬事磨涅。

枯鱼思天风,悲乌仰后辙。

托天资困穷,何必苦交结。

形式: 乐府曲辞

唧唧行

唧唧复唧唧,人定夜阑,山南斗北。

侧足窘步,来相促逼。

中野露零振羽翼,迁客苦心听不得。

唧唧复何语,上诉高高者天,下顾蚩蚩何许。

斗酒阑干,惟予与汝,白眼临风告无所。

诗成大叫谪仙闻杯来,但唤刘伶举重行行君且止。

夕阳昨照西山紫,老龙不惊云徙徙。

枯蝉夜啸空山里,我欲闻之君塞耳。

晚浩歌,朝强食,抚山川,动颜色。

张须秃发两无言,风雨秋郊露胸臆。

唧唧复唧唧,我愿与君适乐国。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