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元清韵九绝(其二)

丝竹无缘在后堂,肉羞不辨出东房。

金徽弹罢惟清坐,共挹熏炉一穗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我与音乐无缘,在这后厅里听不到丝竹声。
菜肴的香气分辨不出是从哪个东厢房传来的。

注释

丝竹:指乐器和歌舞,这里代指音乐。
无缘:没有缘分,此处指听不到。
后堂:家庭或建筑中的后室,通常指非公开或私密区域。
肉羞:肉食菜肴,古代富贵人家的宴席上常见的食物。
东房:方位词,古代房屋常以东向为尊,此处可能指主人或贵客所在的房间。
金徽:古时指琴瑟等弦乐器上的装饰物,也代指乐器。
清坐:静静地坐着,形容心境平静。
共挹:共同汲取,此处指一起享受。
熏炉:古代用于熏香的器具,也可指香料。
一穗香:一缕香烟,象征香气。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炎所作,名为《和何元清韵九绝(其二)》。诗中通过对静寂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与情感。

“丝竹无缘在后堂”,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隔绝尘世的宁静氛围。“丝竹”指的是琴瑟等弦乐器和笙、管等吹奏乐器,这里表示音乐之声已经远离,诗人与外界的联系已断。"无缘在后堂"则强调了这种隔绝感,后堂往往是住宅中较为幽深的地方,寓意着远离尘嚣。

“肉羞不辨出东房”,"肉羞"指的是厨房中的食物,"不辨"则意味着诗人对这些世俗的享受已经失去了兴趣和味觉。"出东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区域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

“金徽弹罢惟清坐”,"金徽"常指古琴,"弹罢"则表示演奏结束。"惟清坐"表明音乐停止后,诗人选择了静坐,这种行为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超脱世俗。

“共挹熏炉一穗香”,"共挹"意味着共同享受,"熏炉"是用于熏香的器具。"一穗香"则描绘了一缕清幽的香气,这里既可以理解为物理上的熏香,也可以看作诗人内心世界中的一种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空间和感官体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宁静与超然物外的心境。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清净生活、简约美学以及内心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和何元清韵九绝(其九)

焦桐为我发哀弹,但觉清风绕指寒。

老大虽思闻古调,莫弹别鹄感离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何元清韵九绝(其六)

青眼虽惭阮嗣宗,为君解榻席相重。

菜羹蔬食能甘否,自昔人言俭易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和何元清韵九绝(其五)

觅官安用羡登仙,求富何须愿执鞭。

洙泗从游多达者,箪瓢颜子独称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何元清韵九绝(其四)

老来视听稍精明,休问如何太瘦生。

还信閒中安乐否,龟巢莲叶喜身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