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天华宫废址的荒凉景象与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汉日天华殿,荒榛迹尚留”以历史的辉煌与眼前的荒芜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着,“从来兴废地,易起古今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兴衰更替,古今皆同,引人深思。
“烟鸟啼红树,山麋饮碧流”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宁静的氛围,鸟儿在红树间哀鸣,山中的麋鹿在清澈的溪水中饮水,这些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也映射出废墟的孤寂与荒凉。最后,“浩歌秋色里,云物漫悠悠”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内心的激荡与感慨,他以歌声融入秋色之中,让思绪随着悠悠的云物飘散,既有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荒凉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华宫废址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