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彼奠而靡隳兮惟厚。
取财而勿匮兮,惟百耕者馀饩宿陇首。
俾我不武,法其阴德。
这首诗以“补牛尾”为题,通过“八阕乐歌辞”的形式,表达了对大地之德的颂扬与敬畏。诗人张孟兼在诗中强调了土地的厚德载物,取之不竭,滋养万物,尤其是对农耕者的恩惠。他提到,大地不仅提供了丰饶的资源,让农夫们收获满满,还能庇护他们,使他们免于战争的侵扰,体现了大地的阴德——即无形的、深沉的恩泽。
诗中的“彼奠而靡隳兮惟厚”,意味着大地承载万物而不衰败,展现出其深厚的德行。“取财而勿匮兮,惟百耕者馀饩宿陇首”,则描绘了大地慷慨无私,即使被不断索取,也依然能够满足农夫们的需要,甚至让他们在劳作之余还能有所剩余。这种描述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农耕文明的颂扬。
最后,“俾我不武,法其阴德”,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从大地的德行中汲取智慧,避免战争,追求和平与和谐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不详
名丁,以字行。洪武初征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书成,授国子学录,历礼部主事、太常司丞。刘基尝告太祖,孟兼文章,仅次于宋濂及基。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惩治奸猾,令相牵引,每事辄株连数十人,吏民皆畏。擢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吴印系僧人还俗,孟兼轻侮之。印告太祖,太祖怒而杀之。有《白石山房逸稿》
眷群生,气莫阏。芸万百,一何轕。应不求兮,聚必夺。
绍物开智兮,一物胥达。
弱龄抱高尚,雅志在丘园。
胡为坐维絷,偪侧城府间。
穷年守铅椠,严程如作官。
日晏甫朝食,冬裘春不完。
达生贵适意,讵敢求晏安。
永怀沮溺徒,躬耕非所叹。
穷巷谢轮鞅,寂寞如荒村。
闭门十日雨,不知绿阴繁。
编简久息意,况复谋琴尊。
日晏倒衣起,竟夕坐前轩。
孙生亦闭户,董子不窥园。
嗟我独无为,愧此岁月奔。
端居澹无营,穷巷守环堵。
食罢何所为,临池听疏雨。
秋风入庭树,柯叶已非故。
人生无百年,玄发忽改素。
有酒且作乐,勿为浮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