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授晋陵漫兴二首(其一)

游子鞲上鹰,低头待人食。

何如山梁雉,饮啄随所适。

弃捐勿复道,负此乘兴翮。

陇蜀有文禽,唯恐鸱鸮得。

况闻终南山,狐兔正狼藉。

惜哉不得往,徬徨竟日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游子与山梁雉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诗中以“游子鞲上鹰”比喻被束缚、失去自由的人,而“低头待人食”形象地描绘了这种人的无奈和被动。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山梁雉”,它“饮啄随所适”的生活状态,象征着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这种对比鲜明地突出了自由的重要性。

“弃捐勿复道,负此乘兴翮”两句,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不满。诗人似乎在说,那些被束缚的人们,不要再抱怨,他们失去了飞翔的翅膀(翮),无法追求心中的自由。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后半部分,“陇蜀有文禽,唯恐鸱鸮得”则进一步强调了保护和珍惜自由的重要性。这里的“文禽”可能象征着有文化、有教养的人,而“鸱鸮”则是捕食者,代表着威胁和破坏。诗人担心这些“文禽”会受到伤害,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

最后,“况闻终南山,狐兔正狼藉”描绘了一幅乱世景象,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在这种环境下,自由和尊严的丧失。“惜哉不得往,徬徨竟日夕”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实现理想生活的遗憾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生活状态的对比,以及对自由、秩序、保护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

李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客授晋陵漫兴二首(其二)

庭前一琪树,阅历成潦倒。

南枝气已鲜,北枝尚枯槁。

承晖有向背,发荣自迟早。

青阳本无私,岂足萦怀抱。

雨露感相培,岁寒以为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访倪应奎徵君不遇

老去诗坛众所尊,百年高兴许谁论。

孤城坐听寒吹角,匹马行吟夜到门。

索笑梅花双白眼,忘情鸥鸟自黄昏。

不堪回首山阴雪,上下天光远近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湖南书屋为太宰李公作

别业湖南门反关,功成早已挂冠还。

五株绿柳迁黄鸟,十里青山放白鹇。

长剑倚天人境寂,绝弦流水夜窗閒。

传家唯有图书在,灯火西斋手自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春日京师旅怀

满地梨花细雨天,心旌摇曳落风前。

十年尘土真成梦,一夜霜华欲上颠。

燕子寻泥营旧垒,燧人钻火起新烟。

白云故绕江南路,遮莫东篱种秫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