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尹志平的《凤栖梧》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燕山风景图。开篇以问句“天下风光何处好”引起,暗示燕中之道的独特魅力。接下来的“山海潜通,无比燕中道”进一步强调了燕地山水的深远与神秘,仿佛是天地间的隐秘通道。
“四海云朋来往绕”描绘了燕地吸引着各方人士,如同云雾般络绎不绝,显示出其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先师默悟知还到”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高人隐士的敬仰,他们能在此地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归宿。
“既入玄门须悟早”强调修炼的重要性和及时领悟的必要性,表明此地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精神追求的圣地。“谁解修真,此事非草草”点明修真的严肃与深邃,不是轻易可得的。
结尾两句“天意分明容起庙,燕山千里来怀抱”揭示了上天的旨意和人们对燕山的深厚情感,认为在这里建庙祭祀,是对天意的顺应,也是人们心灵的寄托,表达了对燕山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燕中道的风光和其在修真文化中的地位,展现了尹志平对燕山独特魅力的赞美和对其精神文化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