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凉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沧桑感。诗人欧大任在吴山与李太史、盛秀才一同登临清凉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色、江水、树木等自然景观,以及历史遗迹的痕迹。
首句“问是清凉寺,南朝事若何”以疑问起笔,引出对南朝时期清凉寺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接下来,“春阴屯树密,山色照江多”描绘了春天阴云笼罩下,树木茂密,山色映照江面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随后,“万堞开林麓,千秋散绮罗”则转向对山势和历史的描述,万座城墙在林间蜿蜒,千年历史如同繁花般铺陈开来,既壮观又富有诗意。
最后,“且持醽酴去,醉眼送沧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举杯畅饮,借酒浇愁,以醉眼远眺江面,寄寓了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清凉山的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深,以及诗人面对自然与历史时的复杂心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