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上山椒鸣竹鸡,愁行客路踏青泥。
穷人也得天调护,乞与新晴可杖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雨后初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贫苦百姓生活的关切。开篇“云上山椒鸣竹鸡”,通过山中椒叶与竹间鸡鸣的声音,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生机勃勃的情趣。
接下来的“愁行客路踏青泥”则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雨后的泥泞小道上行走的景象。这里的“愁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可能是借此抒发自己对远方、对未来或是生活的种种思考。
第三句“穷人也得天调护”,诗人转而关注到社会底层的贫苦百姓,体现出一种深切的同情心。这里的“穷人”指的是那些生活在困顿中的普通民众,“天调护”则是希望自然界能够给予他们保佑。
最后一句“乞与新晴可杖藜”,诗人用了一个古老的比喻,希望贫苦的人们能像行走者在雨后新晴中寻得可以作拐杖的竹子一样,找到生活中的支持和依靠。这里的“乞”字表达了一种恳请的意味,而“新晴可杖藜”则是对美好天气下的自然恩赐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不详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百级苍珉到佛宫,汲泉煮茗听松风。
不须骑鹤摩云去,只要心游碧落中。
湘山湘水极清远,特地来登百尺台。
不尽胸中丘壑意,又从沙尾唤舟回。
山椒却立小迟留,欲傍江山洗客愁。
不觉凭高来远念,此心潜与水东流。
江天云暝雨垂垂,日暮移舟口岸时。
拈笔欲题还袖手,细搜摩诘画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