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游湘中

怀才难自住,此去亦如僧。

何处西风夜,孤吟旅舍灯。

路沿湘树叠,山入楚云层。

若有东来札,归鸿亦可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怀揣才华难以自我埋没,这次离开就如同僧人般超脱。
哪里的西风吹过夜晚,孤独的吟诗在旅馆的灯光下。
道路沿着湘江的树木重重叠叠,山峦伸入楚地的云层之中。
如果有东方来的书信,就连归雁也能成为依靠。

注释

怀才:拥有才能。
难自住:难以忍受被埋没。
此去:这次离开。
如僧:像僧侣一样超然物外。
何处:哪里。
西风:从西方吹来的风,常寓意凄凉。
夜:夜晚。
孤吟:独自吟诗。
路沿:道路沿着。
湘树:湘江边的树木,代指湖南地区。
叠:重叠,层层。
山入:山延伸进入。
楚云:楚地的云,代指南方。
东来札:从东方来的书信,东来通常指家信或朋友的信。
归鸿:归来的鸿雁,古人常以鸿雁传书。
可凭:可以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送友人游湘中》,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怀才难自住,此去亦如僧。”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有才华难以施展的无奈,又像是出家为僧般地放弃世俗的牵绊。这样的比喻充满了哲理,也透露出诗人的哀愁。

“何处西风夜,孤吟旅舍灯。” 这里描绘了一种寂寞而又凄清的夜晚景象。西风在夜晚轻拂,诗人独自一人在旅舍中吟唱着,这份孤独和萧索令人感慨。

“路沿湘树叠,山入楚云层。” 这两句描写了友人行走的壮丽景象。湘江边的树木重叠,楚地的山峦被云雾缭绕,这些自然景物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

“若有东来札,归鸿亦可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无论何时,只要有书信传来,即便是借助着归来的大雁,也愿意将信息带给他,这份情谊深厚而又细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无限牵挂。每一句都流露出深沉的情感,使读者仿佛能听见那孤独旅途中诗人低吟的声音。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王处士游蜀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

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

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

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王秀才往松滋夏课

松滋闻古县,明府是诗家。

静理馀无事,攲眠尽落花。

江光摇夕照,柳影带残霞。

君去应相与,乘船泛月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东林寺睦公往吴国

八月江行好,风帆日夜飘。

烟霞经北固,禾黍过南朝。

社客无宗炳,诗家有鲍昭。

莫因贤相请,不返旧山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卢说乱后投知己

兵寇残江墅,生涯尽荡除。

事堪煎桂玉,时莫倚诗书。

暮狖啼空半,春山列雨馀。

舟中有新作,回寄示慵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