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虎台怀古》由清代诗人李焕章所作,通过描绘虎台的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西平郡西矗层台,台势嵯峨出尘埃”以壮丽的景象开篇,描绘了虎台的巍峨壮观,仿佛从尘世中拔地而起,展现出其不凡的地位和历史的厚重。接下来,“筑台伟人今何在,只今只有台崔嵬”两句,将视线从眼前的景物转向历史深处,询问那些曾经在这里留下辉煌足迹的伟人如今安在,只剩下这座高耸的台子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忆者南凉图霸时,仗钺登台曾誓师”将思绪拉回到古代,描述了南凉时期,一位英雄人物在台上誓师,准备图谋霸业的场景。接着,“飞扬大纛接云汉,龟鼓声中画角吹”描绘了这位英雄在台上指挥军队,大纛飞扬直冲云霄,鼓声震天,号角齐鸣的壮观场面,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豪迈。
“鲜卑畏威来献马,青海部落拜台下”则讲述了这位英雄的威望之高,连敌对的鲜卑族都前来献马表示臣服,青海地区的部落也来到台下朝拜,体现了他的影响力和地位。
“兵卫森列顾盼雄,观者如山语呕哑”进一步描绘了英雄在台上的威武形象,周围布满了严阵以待的士兵,他们目光坚定,气势磅礴;而围观的人群如同山岳,言语间充满了敬畏与赞叹。
然而,“英雄事业石火电光,阿房铜崔同慨荒凉”两句转折,指出英雄的功业如同闪电般短暂,最终归于荒凉,与阿房宫、铜崔山的废墟相似,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走马西来访遗迹,感时抚事增惋惜”点明了诗人的行动——骑马前往西平郡探访虎台的遗迹,面对历史的沧桑,不禁感慨万千,心中充满了对英雄往事的惋惜之情。
“君不见虎台突兀风雨中,满目萧条蓬蒿碧”以眼前虎台在风雨中的景象收尾,满眼都是萧瑟与荒凉,蓬蒿碧绿,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消逝,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虎台及其历史背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英雄的风采与气魄,也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短暂,以及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