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其一)

愁事殊不了,如何已岁除。

千门宵鼓后,半榻佛灯初。

性癖甘从笑,交贫或易疏。

随缘吾未得,世路正踌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除夕(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一年中烦恼和忧愁的感慨,以及对新年的复杂心情。首句“愁事殊不了,如何已岁除”直接点出内心的忧虑与烦恼并未解决,却已经迎来了新的一年,透露出一种无奈与矛盾的情绪。接着,“千门宵鼓后,半榻佛灯初”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千家万户的欢庆与热闹之后,诗人独自坐在半榻上,点燃佛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这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对社会、人生的一种深刻思考。

“性癖甘从笑,交贫或易疏”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的态度。他愿意以幽默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但同时也承认在贫困或交情淡薄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变得疏远。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乐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与反思。

最后,“随缘吾未得,世路正踌躇”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和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感和犹豫。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他还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或目标,正在犹豫不决地探索着自己的道路。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境遇的写照,也是对所有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人们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哲理性。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除夕(其二)

三十等閒过,行藏定若何。

年华随乐尽,风雨逐愁多。

小妹初离閤,故人仍抱痾。

关怀今夕事,不独叹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除夕(其三)

村酒不复醉,残灯影渐移。

家无终岁计,人有隔年期。

肮脏知难遇,浮沉意已衰。

笑怜儿绕膝,黾勉慰家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除夕(其四)

忽忆去年夜,苦吟犹病中。

但令身健在,且莫怨途穷。

野萼今将发,清尊幸不空。

只愁难免俗,明发又匆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春尽同仲和泛舟溪山堂

雨晴春又尽,忽忽信舟轻。

松岭云不定,柳塘风易生。

出波双浴鹤,隔竹一啼莺。

何意林芳歇,幽怀得共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