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判府司徒侍中望宸閤雪后

雪中气象但漫漫,雪后乾坤净好看。

零落瑶林晴照里,参差银阙暮云端。

疑开粉墨图新就,犹洒楼台笔未乾。

万井都人蒙煦育,恩深不觉夜来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雪中的景象只显出一片迷茫,雪后的天地显得格外洁净宜人。
在晴朗的阳光下,稀疏的树林如瑶池般闪耀,傍晚时分,银色宫殿般的山峦在云端若隐若现。
仿佛刚完成一幅水墨画,还未干透,又似新作的楼阁台榭在笔触间浮现。
全城的百姓都在暖阳的照耀下享受恩惠,深感温暖,连夜晚的寒冷也感觉不到了。

注释

气象:景象。
漫漫:迷茫,广阔无边。
乾坤:天地。
瑶林:玉树琼枝,形容雪后的树林。
银阙:银色宫殿,指山峰。
粉墨图:比喻雪景如水墨画。
楼台:建筑物。
万井都人:全城的人们。
煦育:温暖养育。
夜来寒:夜晚的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的韵味。首句"雪中气象但漫漫",形象地写出大雪纷飞时的迷茫与广阔,而"雪后乾坤净好看"则强调了雪后世界的纯净与明亮。"零落瑶林晴照里",将雪后的树林比喻为瑶池仙境,阳光照射下更显晶莹剔透;"参差银阙暮云端",则以银阙(宫殿)形容雪后的山峦,傍晚时分,云雾缭绕,如画卷般迷人。

"疑开粉墨图新就",诗人仿佛看到一幅刚刚完成的水墨画,生动而富有艺术感;"犹洒楼台笔未乾",进一步赞美雪景如同未干的墨迹,清新自然。最后一句"万井都人蒙煦育,恩深不觉夜来寒",转而关注到雪后的人间烟火,百姓在温暖的阳光下感受着皇恩浩荡,即使夜晚来临也不觉得寒冷,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雪为媒介,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寓含了人情世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雪后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对盛世生活的赞美。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奉和判府司徒侍中赏西禅院牡丹之什

花蒙一顾重长安,从此时人洗眼看。

留艳徘徊供燕席,飞香迤逦上貂冠。

露苞含晓宜三嗅,风朵摇春似七盘。

便好移归东阁种,免教来岁隔栏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依韵奉和判府司徒侍中壕林

星榆落种还生地,营柳移根总傍壕。

夸父林稠宜较盛,太师垣峻敢争高。

岁科充蠹疲民产,城守胜提壮士旄。

长与万家添外圉,邺人心结此思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依韵奉和判府经略司徒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诗

地势盘纡巧凿开,当年匠意亦多才。

池名不逐唐宫废,岸折犹如蜀阪来。

水落有时逢旧石,草深无处觅遗台。

行春丞相寻陈迹,往事空嗟浩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依韵奉和判府经略司徒侍中春阴马上之什

湿云落地未回天,坠絮将飞力尚绵。

雾重自侵旗尾润,日高谁傍瓮头眠。

行田岁望三登谷,按辔诗成万选钱。

霖雨长应随出处,春来只见月光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