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刘玉的《谩兴》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缚茅为屋倚山椒”展现了诗人居住在简陋而依山傍水的环境中,茅草屋坐落在山椒之地,透露出一种质朴自然的气息。接下来的“名姓人传太古樵”暗示了诗人的身份,他以樵夫自居,生活简单,名声却流传久远。
“白石晓炊云出甑,清泉夜酿月盈瓢”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出诗人日常生活的恬淡与诗意。清晨,他在白石上炊火,蒸气如云升腾;夜晚,他用清泉酿酒,月光映照在酒瓢中,充满了宁静和浪漫。
“钓鱼懒过双溪堰,驱犊时临独木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闲适生活,钓鱼无需刻意寻找热闹,独自走过双溪堰,驱赶牛犊时也会经过简陋的独木桥,这些动作都流露出他的悠闲和随性。
最后两句“寄谢长官休物色,多年洗耳向唐尧”,诗人向长官表达谢意,表示自己无意仕途,宁愿在此山林中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如同古代贤者唐尧那样,选择清净无为,不问世事。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坚守,以及对官场的淡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