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千里山水长幅

宋室有千里,疑自蓬莱宫。

绘事发天性,深研境益工。

山高藏石磴,洞古青蒙丛。

秋风遍林壑,万树叶欲空。

唯有松与石,不改岁寒穷。

行行何处客,岂是商山翁。

临江有虚阁,一望波溶溶。

轻舟徐荡漾,西岭夕照红。

荆关为揖让,二李堪与同。

庸物奚足数,新图不易逢。

当年置长府,珍秘更为崇。

书竟发长啸,两腋来清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宋代画家赵千里的千里江山长卷。开篇“宋室有千里,疑自蓬莱宫”以神话般的蓬莱宫起笔,暗示画中景象超凡脱俗,犹如仙境。接着“绘事发天性,深研境益工”,赞美画家的天赋与技艺,通过深入研究自然,作品愈发精妙。

“山高藏石磴,洞古青蒙丛”描绘了山峦的雄伟与洞穴的古老,绿意盎然的植被环绕其间,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秋风遍林壑,万树叶欲空”则捕捉了秋天的萧瑟之美,万物凋零,唯余松石坚韧不拔,象征着岁寒之志。“唯有松与石,不改岁寒穷”赞颂了松石的坚贞不渝,不畏严寒。

“行行何处客,岂是商山翁”似乎在询问画中行者何许人也,是否如商山四皓般隐士。随后的“临江有虚阁,一望波溶溶”将视线引向江边的亭阁,远处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轻舟徐荡漾,西岭夕照红”描绘了轻舟在江面上缓缓荡漾,夕阳映照在西岭之上,色彩斑斓,美轮美奂。

“荆关为揖让,二李堪与同”提到荆浩、关仝和李成、李唐两位画家,暗示赵千里与这些大师齐名。“庸物奚足数,新图不易逢”表达了对赵千里作品的赞赏,认为其难以被平凡之物所衡量,新作难得一见。“当年置长府,珍秘更为崇”可能是指赵千里作品的珍贵与收藏价值。

最后,“书竟发长啸,两腋来清风”以诗人完成观画后的感受结束,长啸声中仿佛有清风从两腋间吹过,既是对画作的赞叹,也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赵千里山水长卷的细腻描绘与高度评价,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艺术欣赏的高度。

收录诗词(196)

吴镇(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马远虚亭渔篴图

虚阁延凉飔,唯闻芳草气。

渔艇出沧浪,弄笛仍遗世。

山鸟为飞鸣,游鱼顺流去。

幽人午睡馀,翛然信高致。

何物马生图,会得其中趣。

展阅不能忘,赋得工五字。

形式: 古风

画竹自题

图画书之绪,毫素寄所适。

垂垂岁月久,残断争宝惜。

始由笔研成,渐次忘笔墨。

心手两相忘,融化同造物。

轩窗云霭溶,屏障石突兀。

林麓缪槎牙,禽鸟翥翰翮。

可怜俗浇漓,摸摩竟纷出。

装禠杂真赝,丹粉誇绚赫。

千金易敝帚,十袭宝燕石。

米也百世士,赏会神所识。

伶伦世无有,奇响竟寥寂。

良乐难再遇,抱恨长太息。

形式: 古风

招仙词题高彦敬云山卷

空山兮寂历,石气蒸兮茏葱。

人家兮水末,望鸡犬兮云中。

水流兮花谢,淹冬春兮无穷。

江亭兮石濑,漱霭兮深松。

山中人兮归来,飒长啸兮天风。

形式: 古风

右丞春溪捕鱼

前滩罾兮后滩网,鱼兮鱼兮何所往。

桃花锦浪绿杨村,浦溆忽闻渔笛响。

我行笠泽熟此图,顿起桃源鸡犬想。

不如归向茅屋底,老瓦盆中醉春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