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峨杂咏(其二)

树倒因成路,林开忽见村。

鸟音传木杪,梵语出云根。

雪色连春夏,风声接晓昏。

徘徊幽兴极,回首谢烦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峨眉山时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树倒因成路”,形象地展现了山路蜿蜒曲折,树木倒伏形成小径的情景,暗示了登山的艰难与探险的乐趣。接着,“林开忽见村”一句,描绘了穿过茂密的森林后,突然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宁静的小村庄,这种意外的惊喜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鸟音传木杪,梵语出云根。”这两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鸟儿在高高的树梢上鸣叫,还融入了宗教的元素——从云层深处传来寺庙的梵唱,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雪色连春夏,风声接晓昏。”这两句则展示了峨眉山四季变换的壮丽景色,即使在春夏之交,也能见到皑皑白雪,而山间的风声仿佛能连接起清晨与黄昏,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永恒。

最后,“徘徊幽兴极,回首谢烦喧。”表达了作者在如此宁静、幽美的环境中流连忘返的心情,同时也对世俗的喧嚣与烦恼表达了厌倦之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峨眉山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以及作者在其中寻求心灵解脱的过程。

收录诗词(4)

白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峨杂咏(其三)

文公太华游,惆怅无与共。

翁从二三子,泉石恣披弄。

草木被芳鲜,山岩落飞动。

朝市足纷华,不入幽人梦。

形式: 古风

伏虎山房

入眼林峦皆可意,不惮间关千里至。

白云随步入危梯,前时想像今真是。

千岩万壑诚瑰杰,小草微花亦精致。

更随虎迹访幽深,恐有秦人来避地。

形式: 古风

虎丘

长松绕步水湾环,寺据吴王冢墓间。

瘦石千层开碧玉,疏围十里裹青山。

壁从地上崭岩起,云出门前自在閒。

零落生公讲台下,无人说法但空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虎丘因书钱塘旧游

失却湖山恨去舟,新年无意作春游。

东风昨夜思龙井,晓雨全家入虎丘。

望见远峰疑石巷,误寻归路认花楼。

明朝一出阊门去,清梦遥知在两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