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濂的《辛巳至日》描绘了作者在江南水乡度过冬至时的孤寂心情。首句“六年泽国逢长至”表达了诗人长时间身处潮湿之地,终于迎来冬至这一天的感受。次句“愁坐西堂日影移”通过日影移动暗示时间流逝,更增添了愁绪。
“不见早梅宁对酒”写诗人因未能见到早春的梅花而借酒浇愁,反映出他对时光易逝和美景难觅的感慨。接下来,“为怜初雪漫题诗”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初雪的喜爱,但这种喜爱只能通过诗歌来寄托,显得孤独而无奈。
“寒深关塞銮舆远”将视线转向边塞,暗示国家局势动荡,皇帝的车驾远离,诗人内心充满忧虑。尾联“歧路薄游虚窃禄,晚云鸣雁益凄其”揭示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涯的反思,感叹自己空有官职却无所作为,晚年的孤寂与归雁的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凄凉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愁苦与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