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行酬林逸人良箴

拂郁促刺三十秋,过眼光阴如水流。

黄金白璧果何物,世人见我如云浮。

蹇衣太行屹巉绝,瞿塘逆水无行舟。

君山洞庭濯双足,石镜香炉时一游。

苍梧隔云叫虞舜,湘灵无声风雨愁。

遥望金陵道,葱葱郁佳气。

锦袍白马竞时来,翠华阁道连天起。

又向秦中登太华,黄河一发天边泻。

三峰连绵不可攀,中有长生解飞者。

结交广成子,招邀洪崖翁。

口含明月驻精魄,身骑白鹿回飙风。

笑誇蓬莱指绝顶,更历元始窥鸿濛。

羽人如云集星宫,三十六帝俱雍容。

帝前玉狗声唁唁,帝旁侍女宫衣红。

小臣手擎绿字封,拜咨元父隳丹衷,愿为下土招扬雄。

扬雄才大人稀识,穷巷苍苔少行迹。

车驰马走长安城,扬雄与人无世情。

明当携手天门归,青霓为裳紫霞衣。

朝饮天池暮沆瀣,下视九土如尘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放歌行酬林逸人良箴》是一首表达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感慨的诗歌。首句“拂郁促刺三十秋”描绘了时光匆匆流逝,诗人已届中年,感慨岁月如梭。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黄金白璧被视为身外之物,自己则如浮云般超脱。

诗人以“蹇衣太行屹巉绝,瞿塘逆水无行舟”象征自己的坚韧不屈和逆境中的决心,随后写到在君山洞庭间洗涤心灵,享受自然的宁静。湘灵的典故寓言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人物虞舜的仰慕。

进入后半部分,诗人想象自己在秦中登上太华山,豪情壮志溢于言表。他结交仙人,追求长生,表现出对超凡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扬雄自比,虽身处尘世,但才情出众,却少有人理解。他期待能与好友携手共游仙境,过上超脱尘俗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有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情操。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洗马潭

苔发毵毵古潭净,奫沦积水流如镜。

昔人牧马今不还,蔓草繁花自相映。

忆昔前朝全盛时,骅骝叱拨人争骑。

风流一去梦相似,陈迹空为人所疑。

牧叟耕童闲来集,对此谁能感畴昔。

矶下从教鹿饮潭,沙边不管牛行迹。

昨夜风雷绕太清,青山彷佛闻龙鸣。

此中何代无英者,会见承平人洗马。

形式: 古风

送人至温陵

江城五月南风作,榕叶初凉枣花落。

官炉酒贵人不赊,客路无钱少欢乐。

怜君倜傥能远游,粤王潭头系小舟。

经过不待平原席,濩落宁悲季子裘。

自言家住桐阴下,云榭台中日潇洒。

紫英花开香满衣,槟榔叶大宁论价。

三十年来何怆哉,凄凉人物与苍苔。

明珠象齿不复惜,海客番船何处回。

别来乡县还几旬,况得延陵为主人。

论交自是少知己,薄俗谁能无弃贫。

嗟予飘转红尘里,千载春衣厌泥滓。

醉后狂歌空有神,交态看同一杯水。

送君远游归故园,我亦还山依鹿门。

相思平远台头月,忍听清原洞口猿。

形式: 古风

出门行留别城中友

出门将行复少住,牵车卷策谁家去。

五侯池馆少逢迎,行人不过新丰树。

长安西上行路难,垆头酒贵金买官。

汉庭诸君忌年少,长沙远谪何时还。

梁园宾客今何在,梁园种木闻已大。

梁园歌舞已浮云,空使行人想风采。

此意临岐难重陈,相看杯酒泪沾巾。

紫菱叶大荔枝熟,莫爱风光忘却人。

形式: 古风

观沧洲二稿有作

古人名诗凡几家,阴何徐庾皆清发。

遂使少陵谪仙辈,深得黄初建安骨。

尔来作者虽能鸣,此翁吐词多正声。

百年英气结词赋,每日挥洒娱心情。

镜湖流水澄孤月,太华莲峰积飞雪。

千载黄钟绣作花,三叹朱弦响疏越。

沧洲二卷俱可人,首首看来如有神。

始知先辈老风格,不逐馀子徒清新。

角巾野杖闲潇洒,绿水清池思堪写。

愿得明时入帝京,閟宫清庙歌承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