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一)

齐山一百洞,咫尺接危梁。

雨过频登望,逼人松桧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郭祥正对秋浦山景的细腻感受。"齐山一百洞,咫尺接危梁",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将齐山的洞穴之多与山峰之险峻展现出来,仿佛置身于连绵不绝的山洞与陡峭的山梁之中。"咫尺接危梁"四字,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亲近与敬畏。

"雨过频登望,逼人松桧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雨后的山中漫步,频繁地登高远望的情景。雨后的空气清新,松树与桧树散发出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的"逼人"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香气之浓烈,仿佛能直接触碰到人的感官,让人在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秋浦山的壮丽景色,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与热爱。通过对山洞、山梁、雨后景象以及松桧香气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来自大自然深处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二)

清溪十里岸,芦花八月天。

不惜锦袍湿,应须棹钓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

秋浦胜姑熟,白鹇无数飞。

谪仙如得句,须换一双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老谢夺秋景,横卷披云烟。

寓目不知远,何须家辋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镜潭弄秋月,始知秋兴长。

金龟能换酒,客鬓不嫌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