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访白庵金公

雨户无人应客挝,自遮明眼把楞伽。

岁年漫度不知腊,天地无方何问家。

鸭脚树高生茗果,虎须蒲久发仙花。

一番相见一难得,莫怪赵州频唤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雨中访白庵金公》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雨中造访友人的情景。首句“雨户无人应客挝”写出了环境的寂静和主人未应门的孤寂,"雨户"即雨中的门户,"挝"是敲门声。次句“自遮明眼把楞伽”则暗示金公可能正在专注于修行,以楞伽(佛教法器)遮眼,不愿被打扰。

第三句“岁年漫度不知腊”表达了时光流逝之快,金公沉浸在修行中,连季节变换都不觉察,“漫度”即随意度过。第四句“天地无方何问家”进一步揭示了金公超脱尘世,不问世俗之家的禅意。

第五、六句“鸭脚树高生茗果,虎须蒲久发仙花”描绘了庵中的自然景象,鸭脚树和虎须蒲象征着清幽与仙气,烘托出白庵的宁静与超然。

最后两句“一番相见一难得,莫怪赵州频唤茶”表达了诗人对与金公这样的高人相见的珍视,赵州禅师常以茶示教,此处暗指金公也以茶待客,诗人感叹每一次相遇都难能可贵,故频频呼唤茶水,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禅意,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对精神追求的理解。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寻僧不遇

幽蹊漫石水纵横,远见孤云与塔平。

特抱琴来僧已出,欲因山伫鹤先行。

交鸣野鸟嘲风暖,乱发林花趁雨晴。

墙壁淋漓题墨遍,诗成懒得更留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烧丹道人

真不能全道强名,东铅西汞诧煎烹。

痴人梦被黄金惑,浮世忙因白日生。

敝屦市廛双草健,破冠尘土一瓜横。

欺心玩弄神仙术,欺到死时心始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泊百花洲效岑参

长濠春来水如油,吴王昔日百花洲。

水流花谢三千秋,古人行乐今人愁。

沈沈细雨停孤舟,岸上人家灯满楼。

红帘火影照中流,还闻吹箫楼上头。

客梦不熟翻黄紬,翻黄紬,夜悠悠,拂吴钩,赋远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张光弼歌风台韵

大风起兮云飞扬,游子归来寻故乡。

乡中父老认天子,会酒击筑歌慨慷。

载歌载舞未为央,留之十日未为长。

畅然草木尚有感,满眼故旧情何当。

丈夫志已酬咸阳,壮心何用泣数行。

四海一家何论沛,猛德何法守四方。

千秋万岁邈在后,魂兮不归天地荒。

高台已夷烟草黄,樵童牧竖谈汉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