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数椽》由宋代诗人毛珝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联“梅有清香竹有阴,数椽于此寄幽深”,以梅竹相映衬,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梅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翠竹投下一片清凉的阴影,几间简陋的小屋隐藏在这片宁静之中,仿佛是诗人灵魂的栖息地。
颔联“旧看归雁抛孤旅,新听啼螀悔苦吟”,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过去的孤独旅程与现在的自然之声进行对比。归雁南飞,象征着过往的漂泊与离散;而啼螀(即蝉)的鸣叫,则引发了诗人对过去创作时痛苦吟咏的反思。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对当下宁静生活的珍惜。
颈联“几卷书皆先世迹,一张琴是古人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几卷古书承载着历史的痕迹,一张古琴则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共鸣。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尾联“柴门未必无知己,何必江湖在远寻”,是对前文诗意的升华。诗人认为,即使身处简陋的柴门之后,也不乏知音。他不再需要在遥远的江湖中寻找理解与共鸣,因为真正的知己就在身边。这句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数椽》一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