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心天之仁,道心人之仁。
造物自大德,奈何迷我真。
这首诗由王夫之所作,属于明末清初的文学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人心与道心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本性的认知。"人心天之仁"表达人的内在善良与天赋予的仁爱之心,"道心人之仁"则强调人的道德本性与大道相符。诗人接着指出,大自然具有伟大的美德,然而人们往往迷失自我,未能真正领悟和体现这种仁爱。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人性回归和道德觉醒的呼唤,体现了王夫之哲学思想中的道德人文主义倾向。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不但尘非我,光昭亦是天。
实中是人主,珍重一峰传。
一年不遣病躯安,此事分明汝辈看。
不为菜羹须汝出,人间第一菜羹难。
领我清狂累几分,旁人指摘更深文。
回眸但顾身边影,即尔依依望白云。
烧灯照双影,两心在影中。
影随灯去留,此心满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