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和秋岳春忆

忆柳如烟,乌啼月,江左琅邪何处。

高楼红树里,有银筝纨扇,与花相妒。

六代莺声,三山草色,曾记游人来否。

芳怀随云收,悔东华走马,此行原误。

更风满败梧,日斜横笛,燕穿絮飞。包胥无一旅。

看公等、歌舞夸南渡。

为问取、夷吾往矣,祖逖何如,绣芙蓉、那能频顾。

梦逐江流去,还懊恼、数峰遮住。料难到、家山路。

菱花怜我,萧索长卿非故。倩谁百金买赋。

形式: 词牌: 大酺

鉴赏

这首诗以"忆柳如烟,乌啼月"起笔,营造出一种幽深而怀旧的氛围,仿佛在追忆江南的春色和历史遗迹。"江左琅邪何处"点出江左(江东)的繁华之地,琅邪则暗示了古代名郡,引发对往昔繁华的感慨。

"高楼红树里,有银筝纨扇,与花相妒"描绘了一幅富贵人家闺秀的生活画面,银筝纨扇与花争艳,暗喻女子的才情与美貌。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历史,提及"六代莺声,三山草色",寓言六朝的兴衰和自然景色,引出对过往游人的怀念。

"芳怀随云收,悔东华走马,此行原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悔意,后悔当初轻易离开繁华之地。"风满败梧,日斜横笛"描绘了凄凉的景象,暗示了时移世易后的落寞。"燕穿絮飞"则借物寓意,表达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

"包胥无一旅"引用典故,感叹国事衰微,无人能挽狂澜。接下来,诗人批评当权者沉溺于享乐,忘记了夷吾和祖逖这样的贤臣。"绣芙蓉、那能频顾"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和人才的忧虑。

"梦逐江流去,还懊恼、数峰遮住"以梦境寄托哀思,山峰遮挡视线,象征着理想难以实现。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远离家乡,"菱花怜我,萧索长卿非故",借长卿自比,表达孤独与落寞,希望有人能理解并资助他。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忧虑和自我反思,展现了龚鼎孳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63)

龚鼎孳(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后人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 字:孝升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634年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和雪堂先生韵感怀

一阵催花风似箭,小楼昨夜还会。

独撚衣带暗香凝。此生唯恨恨,谁解惜惺惺。

楚水吴山浑是梦。羡他行脚孤僧。

仲宣高处不须登。断魂千古月,龛泪十年灯。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其二)

槐影落宫墙。宝瑟瑶笙杳茫。

负丁多情帘外燕,昭阳。不见临春镜里妆。

月地问玄霜。萧后台边钿粉荒。

玉漏不知金井换,悲凉。只记长门一样长。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阳]韵

杏花天.题钱舜举画华清上马图

海棠醉骂东风懒。兜不上行云一片。

沉香弦索催春晚。珍重紫骝翠扇。

问鼙鼓马嵬惊散。偏好杀三郎不管。

名花总入伤心传。怕对锦袿玉面。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昭君怨(其一)赋牡丹用刘后村韵

依旧红笺绿谱。褪下春风一步。国色便欺花。

也怜他。小雨雕栏曲圃。后夜冰蟾玉兔。

花底唱梁州。叠成愁。

形式: 词牌: 昭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