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

乾坤今古事,尽在倚栏间。

初上似登塔,忽高都见山。

醉眸天共远,吟思暮忘还。

城市如岩壑,谁能共此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古今人间的沧桑变迁,都在这倚靠栏杆的时刻展现。
初次登临仿佛登塔,瞬间升高就能看到连绵的山峦。
醉眼看天地辽阔,思绪飘渺直到黄昏忘记归返。
城市的景象如同山谷沟壑,又有谁能够共享这份闲暇时光。

注释

乾坤:天地、宇宙。
倚栏:倚靠栏杆,此处指观景。
初上:初次登临。
塔:比喻高处。
忽高:突然升高。
山:山脉。
醉眸:醉酒后的眼神。
吟思:吟诗的思绪。
暮:傍晚。
城市:都市。
岩壑:山崖沟壑,形容城市中的高楼大厦。
閒:闲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小楼上所见所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乾坤今古事,尽在倚栏间"表达了诗人通过观赏窗外的景色,就能领略到天地间所有历史和宇宙之大事,体现出一种宏大的哲思。

接下来的"初上似登塔,忽高都见山"则写出了小楼的高度,使得诗人的视野更加开阔,可以远眺山川。这里"初上"二字透露了一种逐渐升高、视野逐渐拓宽的过程。

"醉眸天共远,吟思暮忘还"则是对诗人在小楼上的心境写照。"醉眵"形容眼神中的迷离与悠然,而"天共远"则使人感到一种超越尘世的自由和无边际的宽广。"吟思"表明诗人在此环境中产生了深沉的思考,而这些思考直至夜晚也未能回还,仿佛时间已被忘却。

最后两句"城市如岩壑,谁能共此閒"则是对小楼所处位置的一种描写和对独享这份美景的感慨。这里的"城市如岩壑"可能指的是城墙或建筑物给人以险峻之感,而"谁能共此閒"则表达出一种独自享受、难以与他人分享的孤独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融合的一种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马军自杭至雨少止

春尽雨还雨,山寒云更云。

昼常无日色,夜不见星文。

蜂起此狂贼,马来皆劲军。

尅期可平尽,玉石恐难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不寐

眇忽微茫一入思,穿天匝地遍垓维。

残秋夜静山深处,孤客灯昏酒醒时。

自宝此身方有寿,不穷我辈更无诗。

少陵同谷七歌在,每一歌之泪欲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不寐

孤灯独榻夜难晨,秋气初寒展转频。

每怪未尝成梦寐,自怜何苦费精神。

非关世事兼身事,欲学贤人与圣人。

更著冰霜当七十,向来虚费几青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不寐十首(其十)

细字昏难读,孤灯冷独挑。

黄齑馀口味,白豆验心苗。

玉枕方春梦,金门正早朝。

先生唯默坐,窗外雨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