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游

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晓。路渐入、垂杨芳草。

过平堤,穿绿径,几声啼鸟。

是处里,谁家杏花临水,依约靓妆窥照。

极目高原,东风露桃烟岛。望十里、红围绿绕。

更相将、乘酒兴,幽情多少。

待向晚、从头记将归去,说与凤楼人道。

形式: 词牌: 踏青游

翻译

驾驭着镶金的马鞍,穿过西城清晨微寒的景色。道路渐渐深入,两旁是垂柳和青草。
走过平坦的河堤,穿过绿色的小径,鸟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到处都能看见,哪家的杏花映照在水面,仿佛美人含羞对镜梳妆。
极目远眺,高原上春风拂过桃花盛开的岛屿,十里之外红花绿树环绕。
我们相伴,借着酒意,心中藏着多少幽深的情感。
等到傍晚,我会一一记下这些美景,回去后告诉凤楼的人们。

注释

金勒:镶金的马勒。
狨鞍:猴皮做的马鞍。
垂杨:垂柳。
芳草:青草。
杏花临水:杏花倒映在水中。
靓妆:美丽的妆容。
窥照:偷偷照镜子。
东风:春风。
露桃:桃花。
烟岛:如烟的岛屿。
乘酒兴:借酒意。
幽情:深深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画面,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的生机与美景。

"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晓。" 开篇便以精致的细节展现了早晨的清冷气息,骑士的装备与城郭的静谧交织出一幅静美图画。

"路渐入、垂杨芳草。过平堤,穿绿径,几声啼鸟。" 随后,诗人笔下的行进在柔和的春光中缓缓展开,杨柳依依,芳草如茵,与悠扬的鸟鸣交相辉映,这些细节都极富表现力,为读者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致。

"是处里,谁家杏花临水,依约靓妆窥照。" 这里的“是处里”指向了某个具体的地方,而“谁家杏花”则留下了疑问,让人不禁遐想那杏花的主人究竟是谁。这两句极富韵味,既描写了景致,又引发了情感上的共鸣。

"极目高原,东风露桃烟岛。望十里、红围绿绕。更相将、乘酒兴,幽情多少。" 这几句诗则将视野拉远至一片开阔的高原之上,桃花如烟,远眺十里,美景与情感交融,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待向晚、从头记将归去,说与凤楼人道。" 诗尾转折,诗人的心绪似乎又回到现实之中,开始记录这次游历的点滴,并且想要与他人分享这份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赞美,也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节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4)

王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迁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书法家、词人。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元祐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擅画山水,学王维、李成,喜作烟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润明洁,青绿设色高古绝俗。亦能书,善属文。其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音调谐美。存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溪山秋霁图》等

  • 字:晋卿
  • 籍贯: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shēn](约1048年—约1104年

相关古诗词

撼庭竹

绰略青梅弄春色。真艳态堪惜。经年费尽东君力。

有情先到探春客。无语泣寒香,时暗度瑶席。

月下风前空怅望,思携手同摘。画栏倚遍无消息。

佳辰乐事再难得。还是夕阳天,空暮云凝碧。

形式: 词牌: 撼庭竹

鹧鸪天

才子阴风度远关。清愁曾向画图看。

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

新路陌,旧江干。崎岖谁叹客程难。

临风更听昭华笛,簌簌梅花满地残。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

形式:

昭惠庙黄柏歌

四明之山东南雄,中有古柏高巃嵷。

霜凌雪犯势不屈,干直不与凡柯同。

几十围,几千尺,踞隆岩兮盘巨石。

有时狂风盲雨嗥长巅,上彻天心下地脊。

樵奴与牧子,惯见却辟易。

不知何洞出神翁,采芝去踏崭岩峰。

蒸岚焙翠入灵药,意欲服饵颜如童。

仙翁仙翁爱无独,天产此材同众欲。

小将条剖治民盲,大可柱分支帝屋。

神翁神翁莫轻藐,植物虽微功不小。

些须片叶价千金,能使尘寰人不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