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饮酒定不醉,尝酒方有味。
清浊与醇醨,杂酌注愁肺。
偶尔遇真趣,颓然得佳寐。
醒人作醉语,语好终不是。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哲理思考的诗。开篇"饮酒定不醉,尝酒方有味"表达了诗人对品酒的态度,不是为了醉,而是为了享受其中的滋味。这两句设置了全诗轻松愉悦的基调。
接下来的"清浊与醇醨,杂酌注愁肺"则描绘了一场酒宴的情景,其中"清浊"指的是不同质地和口感的酒,而"醇醨"则是对美酒的赞誉。"杂酌"意味着品尝各种不同的酒,而这种行为却反而让人感到愁绪,因为可能触发了某种情感或回忆。
然而,诗人的心态并未因此而沉重,相反,在偶尔的真趣中,他找到了宁静的心境。"颓然得佳寐"一句,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安详,那"佳寐"代表了一种美好的休憩和忘我。
最后两句"醒人作醉语,语好终不是"表达了诗人对语言表达的深刻洞察。即便是清醒之人,在谈论酒醉时所说的美好言辞,也往往难以触及真正醉意中的感受。这不仅是对饮酒文化的一种反思,也是对语言局限性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品酒的场景,探讨了生活的乐趣、情感的复杂性以及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它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他在精神层面上的自得其乐。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楼船上水不寸步,两山惨惨愁将暮。
一声霹雳天欲雨,隔江草树忽起舞。
风从海南天外来,怒吹峡山山倒开。
百夫绝叫椎大鼓,一夫飞上千尺桅。
布帆挂了却袖手,坐看水上鹅毛走。
十年两袖软红尘,归濯沧浪且幅巾。
不是白云留我住,我留云住卧闲身。
危桥度中半,深溪动人心。
欲返业至此,将进眩下临。
已涉尚回顾,溪水知几深。
谁能大此桥,以安往来人。
奔走人都倦,檐檠酒未来。
那能待竹叶,随喜唤茅柴。
芦菔仍多煮,庵摩带浅煨。
深村市无肉,草草两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