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宜父赴南从幕府

江南秋色芙蓉香,满江秋水倾银潢。

泛水依花人姓张,涛翻浪涌挥文章。

突然出者何苍苍,巨鳌曝背来中央。

鼋鼍仰首伏四旁,登临谈笑得庾郎。

安得霜鹘腰胯长,骑上秋空追鹔鹴。

北望海门形势强,美哉壮观吴封疆。

若将前代论兴亡,直谈孙氏到陈梁。

凡为佐命可哀伤,其诸奸孽如豺狼。

倾谗正直诬忠良,以国贩卖为贾商。

歌姬舞女金满堂,不须为盗持刀鎗。

身虽幸免遗其殃,子孙戮辱甚犬羊。

所以不欲读史书,鼻洟目汁沾髭须。

润州支使相如无,山阳老子如唐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名为《送张宜父赴南从幕府》。诗中描绘了江南秋天的美景,以“芙蓉香”、“满江秋水”等意象渲染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接着,诗人通过“泛水依花人姓张”这一句,巧妙地将主角张宜父融入其中,暗示了他即将前往南方从军的背景。

“突然出者何苍苍,巨鳌曝背来中央”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又壮阔的景象,仿佛预示着张宜父此行将面临未知的挑战与机遇。随后,“鼋鼍仰首伏四旁,登临谈笑得庾郎”则进一步烘托出张宜父的豪迈与自信,仿佛他能够从容应对一切困难。

“安得霜鹘腰胯长,骑上秋空追鹔鹴”表达了诗人对张宜父的期望与祝福,希望他如同鹰隼一般勇猛,能够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最后,“北望海门形势强,美哉壮观吴封疆”一句,既是对张宜父即将前往之地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国家边防安全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思。诗中巧妙地融合了景物描写、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寄吴行甫

人事无穷时,白日常纷纷。

夜久静不眠,枕上还思君。

形神有合离,忽过江之濆。

已过江之濆,更随东南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赠荆南王秀才天爵集虚二堂求诗仍往武陵

天爵名甚高,集虚名甚悟。

悟高已与俗人非,更望武陵花下去。

形式: 古风

送李昂长官

征南兵势欲平蛮,军声杀气秋风寒。

南国此时霜霰早,八月草黄枫叶丹。

江有渚兮山有麓,君向洞庭何处宿。

四垂天幕乱波平,九嶷山送愁岚绿。

日斜叶落黄陵祠,月明风起清湘竹。

愁娥远放峡云来,冤臣莫借江声哭。

雁号孤喙度苍梧,猿叫哀肠抱霜木。

君看樵坞与渔村,绿橘黄柑随柿熟。

此行正合风骚情,县衙仍在衡山足。

新岚老翠滴吟窗,风松云溜生琴曲。

衡人侧耳听先声,报道官来不碌碌。

可使汝农无逃田,可使汝市无冤狱。

汝胥可脱簿书烦,汝民可免鞭笞辱。

日中放吏不坐厅,夜半投金不受嘱。

回时唯载俸馀钱,茶满衡山无一掬。

形式: 古风

谢江倅

病叟在所收,越已为高义。

就而饮食之,盛具烦亲致。

让榻行殊礼,朋酒代贿币。

非徒追古风,兼使奉时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