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其三)

龙香熏被罗屏绕。任窗外、风儿峭。

鸳枕梦回鸡唱晓。

丫鬟惊笑,琼枝低亚,错认梅花老。

红炉兽炭装还倒。强梳洗、忙将黛眉扫。

贪趁清欢争怕早。

弓靴微湿,玉纤频袖,塑出狮儿好。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翻译

龙香缭绕在绣被和罗屏之间,任凭窗外寒风吹拂。
从鸳鸯枕上醒来,听见公鸡报晓的声音。
丫鬟们惊讶地笑,以为琼树枝头低垂,误以为是老梅花。
红炉中的兽炭摆放不稳,勉强起床梳洗,急忙描画黛眉。
她贪恋这清静欢乐,唯恐时光过早消逝。
脚下的弓靴微有湿意,她用玉手频频擦拭,想要保持仪态如狮子般威武。

注释

龙香:龙涎香。
熏:熏染。
罗屏:精致的屏风。
峭:刺骨。
鸳枕:鸳鸯枕头。
鸡唱晓:公鸡报晓。
琼枝:美玉般的树枝。
低亚:低垂。
兽炭:烧制的炭火。
倒:倾斜。
黛眉:女子的眉毛,用黛色描画。
扫:描画。
清欢:清静的欢乐时光。
争怕早:唯恐过早结束。
弓靴:古代的一种靴子。
玉纤:玉指。
频袖:频繁擦拭袖口。
塑出:塑造出。
狮儿:狮子的形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仕女在寒冷早晨醒来后的情景。"龙香熏被罗屏绕",通过龙香的熏蒸和罗屏的围绕,营造出一个温暖而又富丽的室内环境。然而窗外的风却是"峭"的,给人一种严寒的感觉。

接下来的"鸳枕梦回鸡唱晓"表达了时间已经到达清晨,鸡鸣报晓,让人从温暖的被窝中醒来。而丫鬟(女仆)的惊笑和琼枝低亚,显示出室内的一片繁忙与喜悦。"错认梅花老"则可能是对岁月流逝的一种感慨,或许是在早晨的灯光下,看花朵似乎也带有一丝苍老。

"红炉兽炭装还倒"描写的是室内取暖的情景,而"强梳洗、忙将黛眉扫"则展示了女子在早晨的梳妆过程,表达了一种急促而又细致的生活节奏。"贪趁清欢争怕早"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担忧。

最后两句"弓靴微湿,玉纤频袖,塑出狮儿好"可能是在描写女子穿上略带湿气的皮靴,并用玉制的工具(玉纤)频繁地为狮子玩偶进行细致的修饰,这些都是早晨准备活动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描述,以及对细节生活行为的刻画,展现了一个仕女在清晨复杂而又温馨的生活氛围。

收录诗词(118)

张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祝英台近.赋牡丹

柳绵稀,桃锦淡,春事在何许。

一种秾华,天香渍冰露。嫩苞叠叠湘罗,红娇紫妒。

翠葆护、西真仙侣。试听取。

更饶十日看承,霞腴污尘土。

池馆轻寒,次第少风雨。好趁油幕清闲,重开芳醑。

莫孤负、莺歌蝶舞。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绛都春(其一)次韵赵西里游平山堂二词

平山老柳。寄多少胜游,春愁诗瘦。

万叠翠屏,一抹江烟浑如旧。晴空栏槛今何有。

寂寞文章身后。唤回奇事,青油上客,放怀樽酒。

知不。全淮万里,羽书静,草绿长亭津堠。

小队出郊,花底赓酬闲时候。和薰筹幕垂春昼。

坐看蓉池波皱。主宾同会风云,盛名可久。

形式: 词牌: 绛都春

贺新郎(其二)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

匹马钟山路。怅年来只解,邮亭送人归去。

季子貂裘尘渐满,犹是区区羁旅。

谩空有、剑锋如故。

髀肉未消仪舌在,向樽前、莫洒英雄泪。

鞭未动,酒频举。西风乱叶长安树。

叹离离、荒宫废苑,几番禾黍。

云栈萦纡今平步,休说襄淮乐土。

但衮衮江涛东注。

世上岂无高卧者,奈草庐、烟锁无人顾。

笺此恨,付金缕。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