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田园中栽培一种名为“薤”的植物的情景,通过对植物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薤实菜中芝,仙圣之所嗜"一句,开篇便以神话般的笔触,将这种植物描绘得如同天界中的美味佳肴,显示出其珍贵与难得。
"轻身彊骨干,却老卫正气"透露出诗人通过劳作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的生活态度。诗中"持钱易百本,僻处多隙地"表明了诗人在偏远之地用简单的经济手段换取必需品,体现了一种简朴自足的生活理念。
"雨馀土壤滋,栽植勤我隶"描绘的是诗人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辛勤耕作的情景,而"今年时泽足,灌汲免远致"则是对丰收年的喜悦和对农业劳动成果的肯定。
接下来的"朝畦已芬敷,零落发鲜翠"表达了诗人在清晨观赏到自己辛勤栽培的薤菜已经开花结果的欣慰心情。然而紧接着的"嗟余百不偶,六尺自知愧"却流露出了一种对自身才能和成就感到不足的自我反思。
最后两句"虽甘老支床,同愿寿阅世"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迈,但仍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以见证岁月的变迁。"晨餐入匕箸,美不俪羹胾"则是对日常饮食生活的满足与珍惜。
全诗通过对薤菜种植和收获的描述,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平淡、充实而又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的体认和对未来美好愿望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