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庚午重阳前二日青岛海滨晚步

层云错认山模样。云移乍识群山相。倒影入沧湄。

波摇山亦移。孤鸿远天末。暮霭横空阔。

新月挂檐牙。红楼第几家。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海滨的傍晚景象。"层云错认山模样"写出了云层浓厚,使得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被错认为云的形状。"云移乍识群山相"进一步描绘了随着云的移动,山峰的轮廓逐渐显现出来,如同与云互动的游戏。

"倒影入沧湄"描绘了山的倒影映照在深邃的水面,随着波浪的荡漾,山影也随之摇曳,动静结合,富有动态美。"波摇山亦移"强化了这种视觉效果,让人感受到水天一色的宁静与变化。

"孤鸿远天末"引入了孤独的大雁,它的身影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增添了画面的寂寥感。"暮霭横空阔"则点明了时间已至傍晚,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暮色,显得空间更为广阔。

最后两句"新月挂檐牙。红楼第几家"以月升夜幕的景象收尾,新月如钩,悬挂在屋檐之上,而远方的红楼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引发人们对于那未知人家的好奇与想象。整体上,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青岛海滨傍晚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45)

梁启勋(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三)庚午重阳前二日青岛海滨晚步

参差楼阁淩云起。疏星摇曳空蒙里。灯火出空栊。

帘垂灯影红。行人回懒步。谁解馀心素。

海气动轻寒。归来兴已阑。

形式:

高阳台.故宫观雪

蜡炬堆盘,熏篝浅炷,夜长更漏偏迟。

淅淅窗棂,檐前玉箸偷垂。

寒塘不动鸳鸯冷,倩晓风莫拂疏枝。

看漫空云海苍茫,万倾玻璃。

昭阳殿阁凄凉甚,傍长廊曲槛,历遍阶墀。

瘦竹支离,低鬟犹见宫仪。

西泠自是伤春路,甚当年误种相思。

想如今陌上花骢,曾印香泥。

形式:

南乡子.辛未策杖山行,不循蹊径,自朝至日中昃,屡迷所向

仄径入松林。风动寒涛翠色深。

乱石纵横残雪老,登临。似有泉声不可寻。

藤葛苦相侵。路转峰回白日沉。

空谷乍惊人语响,山禽。飞上枝头伴我吟。

形式: 押[侵]韵

鹧鸪天.北九水道中

春在平芜水石间。断崖新涨碧波澜。

峰回路转溪山改,雪盛苗肥野老欢。

人静寂,鸟绵蛮。茅檐东畔有牛栏。

山中自是多天趣,荠菜蒲葵次第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