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瘙痒挠肤无春冬,为害略与恶疾同。
只有疮痂不相负,夜阑长满寝衣中。
这首诗《疥》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生动描绘了疥疮这一顽疾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痛苦。诗中的“瘙痒挠肤无春冬”,形象地展现了疥疮不分季节,随时随地都能引发瘙痒的症状,让人难以忍受。接着,“为害略与恶疾同”一句,将疥疮的危害性与严重的疾病相提并论,强调其对人的健康影响之大。最后,“只有疮痂不相负,夜阑长满寝衣中”则揭示了疥疮的另一特点——疮痂的形成,即使在夜晚也无法逃脱其侵扰,疮痂遍布寝衣之中,可见其对生活的影响之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疥疮的生理特征,更深刻地反映了它对人们心理和生活的巨大冲击,体现了诗人对这一常见病痛的深切关注和同情。
不详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一夜飞蚊绕鬓鸣,却忘时节是新正。
祗应朝暮须风雨,便作疏檐泻竹声。
十年不调张廷尉,一字拔人山巨源。
万事重寻已陈迹,此公相对可忘言。
故人久已音书绝,古寺终嫌市井喧。
更欲移家近深僻,漫留书册教儿孙。
纷纷车马闹如云,膏火煎熬祗自焚。
亦有故人来问疾,苦无佳思与论文。
江湖老矣频搔首,毛发翛然政似君。
他日卜邻犹有约,静中风景要平分。
偶从行李转江湖,所至翛然一物无。
午枕久拚闲事业,夜窗新有静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