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甲子循环各一时,又逢青犬护岩扉。
金墉城锁瑶池苑,苍玉楼铺锦地衣。
万里西风生木末,数声湘竹叫云归。
明朝天上秋期近,问讯河边织女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并融入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开篇“甲子循环各一时”表达了时间流转的概念,接着“又逢青犬护岩扉”则是诗人在山中行走,遇见了一只守卫洞穴的小青犬,这个场景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
接下来的“金墉城锁瑶池苑,苍玉楼铺锦地衣”则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所。诗人运用了“金墉城”和“瑶池苑”、“苍玉楼”等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美好世界。这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仙境描写手法。
第三句“万里西风生木末,数声湘竹叫云归”转换了景象,从幻想中的仙境转向现实自然界。诗人用“万里西风”形容秋天的凉爽气息,以及树木在风中摇曳,接着“数声湘竹”则是指竹林中的风声,如同有人在吹奏笛子一般,这些声音似乎召唤着云归去。
最后一句“明朝天上秋期近,问讯河边织女机”,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这里的“明朝”指的是第二天,“天上秋期近”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而“问讯河边织女机”则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来表达他对远方织布女子的关心和询问。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又蕴含着深切的情感与思念。
不详
拂破苍苔觅旧题,五言觅得晚唐诗。
岩光人忆遗名好,华景天开一段奇。
铁锁掣关躔壁垒,玉梯穿路透瑶池。
古心未展閒游戏,惭愧平生华子期。
绿野年来喜有秋,行春到处小淹留。
朝阳亭上初披雾,水月岩中更枕流。
竹径不容周俗驾,桃蹊还泊晋渔舟。
遨头自愧非元老,滥总师干乏壮猷。
乘轺初至忆前秋,岂意持麾尚此留。
立屋得僧成宴喜,游山如谢欠风流。
劝酬同把菊花盏,来往自操莲叶舟。
向晚洞门烟渐锁,祗应归兴更宜犹。
拾叶题诗愧不才,袖遮微日上层台。
山僧分我松阴坐,隔岸花香渡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