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屡空,泊如也。偶读渊明「饥驱」句,犹觉其未介;遂作反乞食诗,仍用陶韵(其二)

西山有饿夫,褰裳欲从之!

或言举世腴,君癯宁有辞?

流水淡须眉,天真所繇来。

况也朝市改,志士寡深杯。

疗饥托薇藿,宁识招隐诗!

今古多肉食,谁为天下才?

珍重墨胎氏,灵龟幸见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作品,他以陶渊明的风格表达了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诗人自比为“西山有饿夫”,寓言自己身处困境,衣衫褴褛但仍渴望追随理想。他质疑世俗的富足和浮华,认为真正的精神价值在于保持本真,而非追求物质丰盈。

“流水淡须眉”一句,借自然景象表达淡泊名利的态度,而“天真所繇来”则强调回归自然和内心的纯真。诗人感叹世事变迁,志士少有饮酒共论天下大事的机会,转而寄情于薇藿(野菜)以疗饥,暗示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讽刺。

最后,诗人批评当世权贵者大多贪图享乐,无人真正关心天下苍生,表达了对贤才匮乏的忧虑。他向“墨胎氏”(可能指墨家或读书人)发出呼吁,希望他们能像古代的墨子一样,关注民生疾苦,传递智慧与良知。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张煌言在动荡时代坚守理想,呼唤贤才的情怀。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山中屡空,泊如也。偶读渊明「饥驱」句,犹觉其未介;遂作反乞食诗,仍用陶韵(其三)

三旬九遇食,我闻古有之。

不贪以为宝,无受故无辞。

奈何饕餮者,朵颐鼎鼎来。

乞哀在暮夜,余羹仅一杯。

斟酌既饱满,犹吟和陶诗。

缅维珠树鹤,高清未易才。

芝田谅足耕,嘉谷聊自贻。

形式: 古风

拟古三首(其一)

萧萧岩畔竹,亭亭涧底松。

植根非不高,孤峭虑难容。

骨肉缘枝叶,分飞类转蓬。

非关恩义薄,根株良不同。

越鸟栖南技,代马立朔风;

藐焉长怆恻,道阻谁适从!

形式: 古风

拟古三首(其二)

晦明本如毂,日日相推移。

寒暄亦如环,岁岁迭乘除。

白云自西来,告我商秋期;

林皋色惨淡,蛩声哀似思。

昔也苦炎威,今含摇落悲;

天气始肃杀,草木讵能违!

百卉欻披靡,宁复艳阳时!

岂识持晚节,独有凌霜枝;

寄言桃李子,慎勿恃芳菲!

形式: 古风

拟古三首(其三)

百虫恒吟秋,百鸟恒吟夏;

人生百岁间,炎凉倏代谢。

常忧时命乖,荣名不相借;

时命亦何尝,经纶贵权藉。

所志岂显荣,担负容可卸;

感此结中肠,揽衣起视夜。

高天明月辉,烂熳繁星舍;

愿言披微襟,幽怀得暂泻。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