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懒一首

省寺周行占姓名,老耽摄养道几成。

生缘琐屑同瓮算,居处閒静惟瓶笙。

求己洗心祛习气,知非穷理勇移更。

鸿生彦士乖游好,道秩禅流谐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省寺中遍寻姓名,老者沉溺养生之道几乎大成。
生活琐碎如同瓦罐中的计算,居住之处宁静只有瓶笙相伴。
自我净化去除习气,明白是非深入道理勇于改变。
像鸿雁般高洁的学者,与游学喜好不合,却与此道和禅流相契合。

注释

省寺:指寺庙。
耽:沉溺。
摄养:养生。
成:完成,大成。
琐屑:细小而繁多。
瓮算:比喻简单粗略的计算。
瓶笙:形容简朴的生活。
求己:自我追求。
洗心:洗涤心灵。
祛习气:去除不良习气。
知非:明白错误。
穷理:深入探究道理。
移更:改变。
鸿生:有远大志向的人。
彦士:有学问的士人。
乖游好:不合常规的游学喜好。
道秩:道家的等级秩序。
禅流:佛教禅宗的流派。
谐此情:与此情景相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的《疏懒一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修行的追求。首句“省寺周行占姓名”,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闲逛,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寄托,通过观察僧侣们的生活来寻求自我认知。次句“老耽摄养道几成”则反映了作者对养生之道的深深沉迷,以及对自己修行进度的反思。

“生缘琐屑同瓮算”运用比喻,将生活中的琐碎比作装在瓮中的算计,暗示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认为自己的生活简单如同瓮中之数,无需过多计较。接下来,“居处閒静惟瓶笙”描绘出作者居住环境的宁静,只有瓶笙(可能指竹笛一类的乐器)的声音,体现了他的清雅情趣和对宁静生活的享受。

“求己洗心祛习气”表达了作者自我净化的决心,希望通过内心的修炼去除习气,达到心灵的纯净。“知非穷理勇移更”则表明他深知错误并勇于改变,体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鸿生彦士乖游好,道秩禅流谐此情”,以“鸿生”和“彦士”自比,表达出与世俗名利不合,更倾向于遵循道家和禅宗的修行道路,与这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相契合。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苏籀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修养的深深执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自我提升的坚定决心。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程待制迈父求挽词(其一)

从班有子莳陔兰,三贵相承德齿官。

政理庭闱贻济美,暄凉枕席问平安。

箕裘桑梓人钦羡,滫瀡膏饴养色难。

千乘送车倾井邑,剑留传宝涕汍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编联偶作

耽饫神奇致,思研理趣幽。

崎岖由考仿,勉励似锄耰。

明耀鉴频拭,醇精酒屡酘。

编联存只字,解悟失全牛。

曷可裨宏议,于何答彼诹。

达辞宜驾说,典学善宣猷。

浑浑窥姚姒,专专切旦丘。

时王资粉泽,天匠不雕锼。

悯恻元元意,弥纶色色优。

雅驯镌鄙固,切实忌飘浮。

自古英茎肆,于今都市讴。

近谁臻壶奥,远孰擅风流。

壹郁穷居气,荒唐失友愁。

湛酣及醲郁,浸渍复优柔。

斐绮资咍噱,芜枵寡晤酬。

不为伤手斲,无取强颜羞。

管氏攘戎索,元龙高卧楼。

激昂牵老惫,书剑判悠悠。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赋丛兰一首

楚郢都梁奇韵佚,岚溪云壑初何僻。

根蒂条荂玩九春,葩叶尖萌碧逾尺。

蕙转东君溢宠光,露浥清华烟染色。

蓊勃天芬透绮疏,英蕤绿艳撩诗客。

滋荣九畹不因人,无际幽深来响屐。

三嗅书帷尝涉猎,满把骚人安忍释。

映俎垂筵纫委佩,斸苔徙槛芳盈室。

燥虚黏腻俗尘清,祛病析酲驱抑郁。

猗猗不采亦奚伤,雍容屈宋无伦匹。

赏慨年芳次第菲,轻重憎怜从结习。

辛夷为坞薜萝门,莎菼蒲芦类非一。

庭中绝出忘忧右,差等水仙诚莫逆。

遥知最妙岭头梅,适口和羹似难及。

更与丘明评国芗,后皇媚之殊赫奕。

形式: 古风

韩省干子平荐章应格朋友漠然未知忽改京秩作七言近体一首贺之

山雌泽啄竞腾轩,孰有昂驹局短辕。

造物至公殊弗置,穷交未喻枉焦煎。

凤批一诺膺天陟,马颈三槃朝日边。

虎鼠狞尪随秉笔,铨曹常格勿从旃。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