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别业四首(其三)

夙昔爱林壑,遂怀泉石居。

下焉安所适,上焉荷唐虞。

无穷毕日欢,耻与放浪俱。

此意不自昧,付之耕凿馀。

秋凉入林薄,时复课儿书。

先民有遗诏,经训乃菑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的作品《水南别业四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在田园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追求。

首句“夙昔爱林壑,遂怀泉石居”,诗人自述早年就钟情于山林溪谷,心向往之,渴望能在此处栖息。接着“下焉安所适,上焉荷唐虞”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心境。诗人认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高尚的情操,就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如同古代圣贤所倡导的治国理念一般。

“无穷毕日欢,耻与放浪俱”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不是随波逐流、放纵自我。这种追求精神自由和道德修养的生活方式,使他感到自豪和满足,不屑于与那些不守规矩的人为伍。

后半部分“此意不自昧,付之耕凿馀”表明诗人将这份追求融入日常的农耕生活中,通过劳作来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最后,“秋凉入林薄,时复课儿书”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场景,秋天的凉意让人心旷神怡,他时常教导孩子读书,传递知识和智慧。

“先民有遗诏,经训乃菑畬”则以历史先贤的教诲作为结尾,强调了学习古代典籍的重要性,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以及对道德修养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水南别业四首(其四)

白发念婚嫁,此虑已陶然。

匪复事生业,烝尝讵能捐。

怅望终南山,缅怀清渭川。

良时易流迈,穷约心所安。

严阴閟深谷,飞雪层崖巅。

引酒聊自酌,被褐终吾年。

形式: 古风

为邵同府题山水图

秋风吹乱云,凉露润修竹。

林深枫叶静,石烂雨苔复。

青山断平野,流水泻虚谷。

菀彼山中幽,怅此暮行独。

希声振清啸,灏气凝远目。

澄光发精爽,空翠袭巾服。

时看夕鸟举,偶晤春莽宿。

功名忽如遗,志念聊可复。

俯视尘中人,扰扰随转毂。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沈用权月桂图

月中有奇树,百丈何茏璁。

岁年等蟠桃,樛结扶桑同。

下垂白玉苞,上发黄金丛。

翘翘最高枝,花色赪霞红。

我昔至其所,顾眄迷仙踪。

高攀不可及,屈折聊相从。

归来抱馀馥,气韵归鸿蒙。

一登阊阖门,再致昆崙峰。

芬敷及朝槿,断谢随秋蓬。

至今怀袖间,敛缩心冲冲。

有美青云彦,飞策凌虚空。

逍遥广庭晏,彳亍嫦娥宫。

含咀玉杵霜,披拂纤阿风。

手持斫月斧,气吐经天虹。

奋掇连根株,五色俱收笼。

拔茆采葑菲,类举无遗功。

愿子即长路,吾行已途穷。

形式: 古风

送陈彦章还温州

悠悠远行休,忽忽垂老别。

一去湖山空,百会亲故绝。

凉风吹鬓丝,颜意各惨切。

永毕同心欢,忘言共明月。

形式: 古风